【特稿】快聽,慢說,勿動怒

 

雅各書一章十九節中說:"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這句話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快聽,慢說,勿動怒。

快快地聽

快快地聽的意思,並不是別人講十句話,你只聽五句,或者別人還沒有講完全部內容,你便開始評頭論足,妄下斷言,這都是不足取的。我們面對世上的一切事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是沒有把事情快快地聽完,會產生很多誤判:一個人有一點缺點錯誤,就認為是壞人,其實他還有很多優點尚未被你發現。

聽信別人論斷,自己不加判斷,不辨真偽,人云亦云,無意中成了一個散布謠言的人。"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10:19)快快地聽就是讓我們多聽,善聽,廣泛、全面地聽,這樣就不會冒失下斷言,被別人嗤笑,也不會陷入毀謗人的罪裡。

慢慢地說

慢慢地說,是我們人生道德品質修養之一。神說:"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事務多,就令人作夢;言語多就顯出愚昧。"(傳道書5:2-3)有人請你作什麼事,一定要慢慢地說,要考慮周到才能滿口應承,否則就擔當失言之咎。當我們遇見新朋友時,十分高興。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1-1)這是指志同道合的知已朋友。鐘子期和於伯牙的故事可以說是對這段話最好的注解。"高山流水" 人生得一知己當然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但有的人初次見面,便將很多機密之事告訴別人,卻不知對方原來是一個詭詐陰險的人。所以要慢慢地說,切莫掉以輕心。

孔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客觀綜合的評判一個人,首先要看他當前言行的好壞,其次要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當前的言行,第三要看他的用心和出發點是否純良。如果用這三種方法來考察一個人的話,那此人還有什麼可隱藏和掩飾的呢?也就可以給此人作評判了。

慢慢地說,既不要輕信,也不要急於批駁他人,要耐心,安靜地等別人把意思表達完整後,再作判斷。

慢慢地動怒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七情六慾,都有發怒的情形,神告誡我們:"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26)人往往在發怒的時候最不易控制自己的情感,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做一些不該做的事。

聖經說:"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19:11)不隨意發脾氣的人是智者,首先,你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能過於急躁,因為在發脾氣的時候你便很難冷靜,你需要的正是想清為什麼要發脾氣,如果不發脾氣,會怎麼去處理呢?這種習慣和性格是需要多多操練,慢慢地培養出來的。

容易發怒的人並不是聰明的人:"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言29:11)孔子曰:"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3-7)大意是:"君子對什麼事情都不爭,如果說有所爭,那一定是射箭比賽吧!雙方互相作揖、謙讓,然後登場,射完箭走下來一道飲酒。這便是君子之爭。"

我們發怒就是因 "爭" 而起。因著神的美善、慈愛和憐憫,在神的義中不容人的怒氣,人也不能在怒氣中彰顯神的美善、慈愛和憐憫。請再次銘記神的教誨:

"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1:19)

(於澳大利亞阿得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