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所以寶貴,因為每個人只可以活一次,沒有機會重新再來。年月日一天天過去,驀然回首,才驚覺自己浪費了不少時間,然而後悔已經於事無補了。《活出熱情》(Don't Waste Your Life)的作者是約翰.派博(John Piper),他曾獲選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作家,這本書是他對現今世代作出最深情的呼籲,也是最真摯的忠告:「別浪費你的生命!活出熱情的人生!」
耶穌曾經說過一句很吊詭的話:「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今時今日正應驗在繁榮富庶的美國。以往物資短缺,就如現時發展中的國家一樣飽受疾病之苦:肺結核、營養不良、肺炎、寄生蟲、傷寒、霍亂等猖獗肆虐;為了要保存生命,於是致力改善環境衛生、增加農作物收成,也開始以機器代替人力,卻不知不覺發展出另一套疾病:過度肥胖、動脈硬化、心臟病、中風、肺癌、性病,肝硬化等。
豐富的糧食的確改善了國民的體質,可是過度的飲食卻大大損害健康;省力的機器也間接成了殺身體的工具;經濟持續向好也增強了每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於是酗酒、毒癮、濫交、離婚、青少年問題、情緒病氾濫,一發不可收拾。結果,監獄、離婚法庭、精神病院供不應求。為了保全自己,差不多喪失了自己。
到底怎樣才可以救自己的生命呢?耶穌要求跟隨祂的人,為祂和福音不惜犧牲生命,才是挽救生命之道。置諸死地而後生,只有認識人生短暫,不可逆轉,才會謙卑來到造物主的面前,思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古時信徒見面,會用拉丁文彼此問安說:「記得你是會死的」;創立西方修道院制度的聖本篤曾說:每天當把死亡擺在自己的眼前。當我們知道生命總會終結,壽命每日都在減少,就會更愛惜光陰,善用每分每秒完成上帝給我們的使命,因為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猶太人心目中最偉大的領袖摩西所作的詩歌之中,也曾祈求上帝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懂得數算日子,是要讓自己知道過去的日子不能追回,因此更珍惜尚有的年日。得著智慧的心是要明白生命最重要的是要敬畏上帝,這是智慧的開端,也要以認識耶穌基督為至寶,行事為人按照祂的教導和吩咐。
沒有人在臨死的時候惋惜說道:我真該花更多時間在辦公室,我應拼命賺更多錢,我應擁有更豪華的住宅和名貴房車,更多享受美衣美食。因為這些東西在這物主眼裡全不重要,真正值得惋惜的是在有生之年,拒絕認識這位創造人類的上帝,不明白祂賜我一場生命的意義何在。
有多少基督徒以為只要避免惡事、供應家庭溫飽,就是盡了人生最大的義務和責任。因此消極地不姦淫、不偷盜、不兇殺、不詐騙、不挪用公款,晚上和家人一起晚飯、看電視,週末參與教會活動,每年一度舉家旅行,這是絕大多數人現有的生活方式,只要不損害別人、不為非作歹,就可以心安理得過活。
然而耶穌的要求不止於此,祂向世人發出的挑戰仍然生效,就是要為祂和真理付上一生的努力。在看似安舒的環境之中,上帝正在召募一支英勇的精兵,為祂奮勇爭戰。這不是一場地理上的戰役,而戰場是在人心裡。每個家庭裡有信任與猜疑之爭;在學校裡有真理與虛謊之爭;在法律上有公義與冤屈之爭;在公司裡有正直與欺詐之爭;種族之間有愛與恨之爭;在運動場上有驕傲與謙卑之爭;在藝術上有美與醜之爭;在辦公時間上有怠惰與勤奮之爭。
耶穌呼籲跟隨祂的人,離開舒適地帶,穿上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為祂打一場漂亮的勝仗,在良善與邪惡之間的爭戰中,奪回許多失喪的心靈。為著真理、信仰和愛而戰,甚至不惜付上生命作為代價,才算得上不枉此生,沒有浪費上帝所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