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兒子沒有回家吃飯。」
「他去了哪裡?」
「他去了祖母處,他打電話問我吃了沒有,那時我已吃了晚飯,所以就告訴他我吃了。」
「孩子大了,有點自己的行動沒有什麼大不了。」
「我很不高興,昨晚是過節,他去和祖母,還有他爸爸吃飯,他知道我不高興,卻回答我說,不去祖母處,怎麼拿到錢呢?」
原來媽媽與孩子的爸已離婚十來年,當時媽媽好辛苦,不夠錢,幸虧得到社會福利的資助,加上同時打了好幾份工,才足夠養活幾個孩子。她不願意離婚,但是那「負心郎」和他的家人都沒有任何的支持或資助,什麼都沒有給她,她一談起就哭了!
最近,那丈夫的經濟情況好轉,也經由大孩子還了她部份欠她的錢(當然,十幾年前欠的,現在還了部份,又沒加上利息!但總比沒有還好。)
這次孩子去祖母家,也是和他爸見面吃飯,才可以又拿到一點錢,但是,孩子知道媽還懷恨丈夫,所以事前沒有告訴她。孩子說他爸只有過節才去祖母家,所以他必需那時候去才見到他爸,才拿到錢。
這母親要問我的是,怎麼叫孩子回到教會?孩子已大,能夠自由行動,不能像小的時候帶他去他就去,現在,他要自己要去才會去!
類似的個案很多,大同小異,母親己信主,也已有很多的更新和進步。孩子小的時候也跟母親去教會,但是,現在大了,十幾廿歲了,就不再去教會,有的說他還是信上帝,有的說,知道總有個上帝,有的說,不信了。有的說信耶穌是自我欺騙,信自己才有用。有的說母親心情不好,她去信吧,自己只信「科學」。
我們在本欄談了這所謂「科學」的課題,還記得嗎?「科學」是「知識」的意思。科學知識是以科學方法得到的知識,科學方法需要觀察,需要重複,不能觀察,不能重複的事情,不在科學範圍之內。不少科學家的見解並不是可以重複的事,所以不能說那是科學的事實,我們只可以說那是某些科學家的見解或意見,不能說那是科學的事實。當我們頭腦清醒,分開科學家說的話和科學的事實時,我們自然分得出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意見」。
很多年青人還是被洗腦,以為當他說「我相信科學」時,是相信科學的事實,其實很多時候他所相信的只是某些人的假設或見解。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人說我相信大爆炸。你可以問他,「你見過大爆炸嗎?」
「當然沒有,大爆炸只發生過一次,又是一百多億年前的事,我當然沒有見過。」「對了,你說得對,你相信大爆炸。這是你的信仰。」比如,相信細菌會變成人,豈不是只是信仰,因為從來未見過一次,相比另一信仰,相信細菌只會生細菌,而人只會生人。那一信仰較合理?較合乎觀察到的事實?前者是以無神進化論的世界觀為出發點,後者是以聖經的世界觀為出發點。
我們也沒有記錄告訴我們人類有幾十萬年歷史,我們有的記錄是人類只有幾千年歷史,前者根據無神論的世界觀,後者根據歷史的記載,歷史的記載必需有人證物證,可以查考的。
處理了這些理性的問題之後,我們還有感性的問題。希望兒女信耶穌需要處理這雙方面─理性和感性。
上面的例子,孩子已經十幾廿歲了,不能帶他去上主日學了。他要願意參加才會去,怎麼辦呢?
我們要先了解,上帝造人,給人自由意志,每個人可以自己決定他要做什麼。母親有自由意志,孩子也有。一個基督徒的生命,應該是吸引人的生命,人家看見你,心裡欣賞你,羨慕你,想享有你那樣的生命。怎麼樣的生命呢?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那位母親的問題在哪裡?她沒有真正放手,將過去的傷害完全交給上帝,她可能表面上沒有明顯的表現,但和她一齊生活的孩子一定感受到她心裡的怨恨。這怨恨就叫她的生命抹上一層灰色。
母親不能要求孩子改變心態,也不能替孩子改變。母親只可以為自己做決定,她可以決定改變自己,因為她己信了耶穌,「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她可以決定請耶穌幫助她做個新造的人,讓舊事真的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她必須決定要將一切放手給耶穌,讓耶穌去處理,自己真心只求遵從主的旨意。我們人生中,或多或少,總有一些我們認為不公平的事。或多或少有一些傷害,這些都必須在主耶穌裡處理好,我們的生命才能夠是光明磊落,真正的有愛心,有喜樂,有平安。因為那榮耀永恆的盼望,我們就能夠「輕看」世上的事。世上的事,包括至親的出賣或負心,包括家人的傷害,都只是世上的事,只有幾十年就過了。
我們要看的是永恆,有永恆價值的事才值得我們重看。
如保羅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四章17-18節)
這些對比,請注意:
至暫對比永遠;
至輕對比極重;
苦楚對比榮耀;
所見對比所不見。
當我們明白這些輕重,我們就容易放手給公義的上帝去處理人生中各樣叫我們疼苦的事情。
我們放手,全交給公義的上帝,讓祂去處理,那麼我們才不會留一些怨恨在心裡。我們的生命自然可愛可羨慕,家人看見自然也希望有同樣的生命。
希望孩子信耶穌,要從自己做起,這是必勝之路,我們自己要更接近主耶穌,自然更像主耶穌。信主之後就要成長,更像主。將來在主台前就可以歡喜快樂,不致羞愧。家人是否因此信主,他們有自由意志,自己要作選擇。
無論家人是否因見到我們美麗的生命而願意得到同樣福氣,我們自己已得福氣,我們自己已享受喜樂平安,光明燦爛的生命,而且在主審判我們時得主稱讚,千萬不要上魔鬼的當,牠不願我們享受主裡的福氣,不願我們家人信主,不願我們傳福音。
當我們不長進,我們就不像主耶穌,沒有主賜的平安、喜樂。聖靈的果子小得看不見,我們的生命就不能彰顯主的榮美。當然也不能吸引人,不能帶人信主。魔鬼豈不是哈哈大笑,我們上當了!
孩子已十幾廿歲,以前沒做好的,現在趕快做,趕快親近上帝,趕快多讀聖經多禱告,按照上帝的話成長,遵從祂的話,我們就會更像主。但是,要趕快,孩子會觀察你,可能幾年。但是,有開始比沒開始好,有進步比沒進步好。
但願年青父母從他人的歷史學習功課,趁著孩子還小,容易影響,趁早用功成長,帶著孩子成長,全家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