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疾病,容易察覺,也可以診斷出來;心靈的疾病,卻難以辨識,以致很多人已經染病而不自知。
現時最流行的一種病症不是流行性感冒,而是「人際關係失調症」,嚴重病者包括:隱蔽青年、孤獨老人、婚姻破裂者,徵狀輕微的,就如:與家人關係疏離、婆媳失和、與朋友意見不合、與生意伙伴利益衝突、......諸如此類的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人際關係的失調一點一滴地侵蝕人們原本正常、滿足的心理健康,使病者產生失望、氣惱、怨憤、苦毒等負面情緒,久而久之,病情越趨嚴重。
史邁利博士(Gary Smalley)所寫的《關係 DNA》(The DNA of Relationships)為這個世紀的流行病症提供了一帖治療良方,幫助病患者逐漸走上康復之路。
要治癒任何病症必須追本溯源,尋求徵結所在,才可以對症下藥。史邁利在書中指出:人們追求人際關係的穩定,是與生俱來的渴望,因為我們是為此而被造的。在我們的遺傳因子 DNA 之中,上帝早已內置了這種特質在每個人的心裡。
第一個人類被造之後,上帝看著亞當,便輕嘆說道:「那人獨居不好!」於是造了夏娃陪伴他、幫助他。從來沒有人喜歡孤單一人,總愛與人結伴,有人珍惜,可以去愛與被愛、與人分享夢想和希望。每個人的天性就是要與他人有情感、生理和靈性上的聯繫和親暱。我們是為此而生、為此被造的。
所以人際關係不是一種選擇,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便與父母、家人、兄弟姊妹、親戚建立關係。年紀稍長,開始與學校老師和同學建立關係、後來也在職場上建立了關係。
可是,人與人之間原本與生俱來的親密關係,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變得疏離、破碎。夫妻、親子、手足、鄰居、同事、同學,彼此不講話,甚至有無意之間互相傷害,使人感到傷心、失望、沮喪與心碎。
要恢復上帝起初創造的心意,讓人彼此相屬、互相幫助,生活過得愜意美滿,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必須作出改變。
當關係不協調,彼此僵持、膠著的時候,最常聽見的一句說話就是:「我別無選擇!」好像只有決裂一途。史邁利博士在書中指出:處理人際關係,其實還有很多選擇,而且上帝賦與每個人具有足夠的選擇能力。
被人惡意批評、中傷,心裡固然難過,你可以選擇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也可以尋找傷害背後深藏的問題,檢視自己,為可能的過失,承擔責任,同時嘗試從對方的角度理解事情的真相,透過坦誠溝通,尋求互相體諒,重建和好的關係。
無論是夫妻、朋友關係觸礁時,你可以選擇逃避、放棄;還是選擇努力修補破壞了的關係,無論環境如何惡劣,對方如何回應,也要負起和平使者的任務,定意把平安、滿足和歡愉注入自己所處的群體之中。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如此建立起來,一旦關係破裂,人便感到不安全、不滿足也不愉快。
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中,最大的失誤就是我們常常要爭贏,把別人想像為敵對的一方,在衝突的處境裡,我們都不願意認輸。其實在婚姻、家庭、友誼、職場和教會不同的團體之中,我們都有如球賽裡同一隊的球員,如果對方輸了,我也沒有贏,因為我們是同一陣線,我們不是都贏,就是都輸。
如果人際關係破裂,你我都受到傷害,雙方都是輸家;只有相處和睦美滿,大家互相體諒與尊重,雙方都是贏家,才是真正的勝利。
記住:在人際的賽事裡,我們是同一隊的隊友,要贏得比賽,必須重新定下取勝的策略,一起努力,尋找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方法,才能彼此配搭,合作無間,在這個關係分崩離析的世界,贏得真摰的友誼、甜蜜的婚姻、溫馨的家庭、和諧的職場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