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抒懷】信主後你喜樂嗎?

 

《真理報》創刊二十年了,從文字事工帶領讀者認識主,信靠主,親近主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感謝主,一班同工努力盡意擺上,默默耕耘,二百多期的《真理報》才能如期付梓,將主的信息帶到世界不同角落。惟望緊靠著主,繼續堅持努力,與世界的洪流抗衡,成為污濁混亂的一度清泉!

就讓我分享一個與文字有關的故事。最近我看了一套電影《The Words》,台灣譯作《跨越世紀的情書》,香港譯得更貼切,叫做《文字慾》。

Rory 是一個致力寫作的青年作家,從未得到出版社的賞識,青睞。偶然之間,他發現在巴黎度蜜月時買的一個二手古舊皮包,竟藏有一份舊小說手稿,內容極之吸引。於是他把這本小說據為己有,當作是自己創作的。 當小說出版後,他立即成為文壇新星,享受前所未有的風光。就在此時,一名神秘老人突然出現,告訴 Rory 他才是小說的原作者,並向他訴說在小說中,發生於巴黎的真實愛情故事。面對這一切,Rory 內心產生了一份無法逃避的罪惡感......


全片就像是俄羅斯套娃一樣,故事一個套著一個。同時,透過前後呼應的三個不同時空相互穿插,使人分不清哪個是現實,哪個是小說故事,又或者都是現實,都是小說故事,塑造出一種似真似假的效果。

人之所以煩惱,做不了決定,是因為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但是即管我們再不願意,最終還是必須作出選擇,即使是「不選擇」,也是另一種選擇,跟著形成日後的連鎖效應,就像電影之中神秘老人所說:「我們在人生之中都會作出許多選擇,帶著這些選擇繼續生活,這才是人生中最艱難的一課。」(We all make choices in life; the hardest part is living with them.)一旦作了決定,我們就必須背負著相應的責任,承擔一切後果,不論是消極的,如恐懼抱怨抱憾;又或者正面的,如喜樂歡欣快慰。這是電影的中心主題。

問題是,我們帶著甚麼選擇,以及這些選擇的後果去繼續生活?明顯地,我們若選擇拒絕福音,就要面對遠離神的一切後果和永死的結局。

感謝主,在眾多選擇之中我們作出了最佳的選擇,我們選擇了跟隨耶穌。但是,我們有沒有享受這個選擇帶來的福份?我們的生活有沒有反映出這個福份?朋友,信主後你喜樂嗎?


喜樂的相反是憂愁,人,究竟有甚麼好愁呢?

第一次歐洲戰爭的時候,法國有一青年,怕被抽調去當兵,憂愁到極。在前線的一位朋友,聽見他怕死,就寫信鼓勵他。「在二者之中有一件是確定的:不是被抽中入伍,就是不被抽中,留在原位。若留在原位,那麼你用不著愁;若被抽中,在二者之中有一件是確定的:不是被送往前線,就是留在後方。若留在後方,那麼你用不著愁;若是前線,在二者之中有一件是確定的:不是在危險的戰區,就是在安全的地帶。若在安全的地帶,那麼你用不著愁;若在危險中,在二者之中有一件是確定的:不是受傷,就是安全。若是安全,那麼你用不著愁;若是受傷,在二者之中有一件是確定的:不是重傷,便是輕傷。若是輕傷,那麼你用不著愁;若是重傷,在二者之中有一件是確定的:不是死掉,就是治好。若是治好,那麼你用不著愁;若是死掉,你就不會愁了。」

人的智慧,人可以做到的,莫過於這樣了,最多就是換個角度,減少憂愁。一時的換個角度,只減得了一時的憂愁。惟當轉眼仰望耶穌,可釋去一生的煩惱。

找到神,認識神,信靠神,親近神是真正喜樂的祕訣,保羅說,「我以你們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我若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你們也要照樣喜樂,並且與我一同喜樂。」(腓2:17-18) 人生不可能事事順境,惟有與主同行,即使「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

緊緊的靠著主,因著祂的赦罪,澆灌,充滿,我們成為無可指摘,誠實無偽,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在基督的日子,我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即使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我們仍然可以好像明光照耀!我們自然地會喜樂地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