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地球上有許多的水,地球的表面 71% 是被水所遮蓋的,陸地只佔了 29%,這在太陽系裡面是獨一無二的。美國國家航空和太空總署(NASA)一直希望在太陽系其他星球尋找液體的水,但是到今還是一無所獲。
為什麼要找水呢?因為我們的生命沒有水是不能生存的,這也是為什麼文化發源地都與大河有關。比如,我們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黃河流域。我爸爸告訴我們,我這一代之前廿多代也是在河南。我外祖父告訴我們,我們的祖宗是從河南的榮陽遷移到南方的;埃及的文明與尼羅河息息相關;中東國家的文明則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Euphrates and Tigris Rivers)有密切關係。我們的生命必需要有水才能維持,人類的身體也是三分之二是水份。
NASA 的官方意見是進化論,他們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進化出來的,而這個大得不能想像的宇宙,必定還有某個地方也能進化出生命來。如果其他星球連水都沒有,那就不可能有活物了,這是為什麼他們要找水。但是,事實上是沒有找到任何像地球上有這麼多水的星球,最多也只是一點點水蒸氣,或是一點點冰。
水是很特別的物質,水能夠吸收大量的熱量。要改變它的溫度,需要加或減特別多的熱量。比如,要增加一單位重量的鋼的溫度攝氏一度,需要一定的能量,但是,要使同樣重量的水,同樣增加攝氏一度,則需要十倍那麼多的能量。什麼意思呢?水是很好的保持溫度的物質,當氣溫變化的時候,水可以有緩和作用。
如果你住在海邊或大湖邊的話,你就在享受水的這個特性帶來的緩和作用。例:西雅圖和蒙古的緯度(latitude)是差不多,但是,蒙古的溫度可以冷到攝氏零度下 40 度,熱到零度上 40 度。但是,西雅圖熱的時候也只有 25 度,冷的時候也只有平均 7-9 度。西雅圖不太冷不太熱,很少下雪,(因為很少下雪,所以一下雪,全市就癱瘓了!因為一來沒有足夠的器材和經費清理,二來地勢高高低低,三來開車的人沒有經驗在雪上開車。)
為什麼西雅圖的緯度雖高,卻是這麼溫和呢?因為處在太平洋旁邊,又加上有暖流從熱帶過來,這一大海洋,緩化了氣溫。蒙古不在大海邊上,所以得不到這特別的「利益」。不過,全球的陸地都或多或少得到這好處,因為地球上的水佔了不只 2/3 的面積,全球都享受到水的緩化作用。白天,地球上的水吸收了大量的熱能,叫陸地不會太熱;晚上,水又放去大量的熱能,暖化陸地,叫多處的陸地不致結冰。要不是地球上有這麼多水,白天晚上的溫度會差別很大。可能白天會叫我們熱死,晚上又叫我們冷死!地球上大量的水,使人類適合居住。
水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性質,一般的物質,熱的時候體積膨脹,冷的時候體積縮小。越熱就越膨脹,越冷就越縮小。但是,水不一樣,當水的體積縮小到4度C 時,就不繼續縮小,反而膨脹。這樣一來,當水 0度C 結冰的時候,冰反而浮在水面上。你一定見過當你把冰塊放在一杯水中時,冰塊是浮在上而不是沉下去的。你也知道如果有一瓶水要放進凍箱讓它結冰時,不可以把蓋完全蓋上,要讓水結冰時,有地方讓它膨脹,要不然瓶子會裂破。
因為冰的比重小於液體的水,所以當海水、河水、池水結冰的時候,冰是浮在上面,而下面還是液體。(除非是淺水,又是很久很冷的情況,要不然下面的水仍然是水)。海水是一個好例子,當海水結冰的時候,冰浮在上面,下面仍是液體的水,因此海裡的生物才可以活,才可以繼續游動生活。如果水是像一般物質,越冷就越縮小,那麼,結了冰就沉下去的話,而海底又得不到陽光的溫暖,那麼,海底的冰不能溶化,久而久之,海裡生物都會死了!
感謝創造主上帝,因為祂是有智慧,有設計,祂造地,特別設計要給人居住,地面上的水,也是為人設計的。
水,看起來好像很簡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水的化學份子也好像很簡單,只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但這三個原子不是一條直線排列,而是兩個與氧連在一起的氫,造成一個 104.45° 的角度。因為這個排法,叫水份子一頭是較陽性,一頭是較陰性。這是為什麼水是很好的溶劑,我們在水裡洗衣服等物件,我們也在水裡洗澡。如果沒有水,我們怎麼活呢?
水還有「水面張力」,水的分子與分子之間有強大的凝聚力,把水的分子「拉」在一起。有沒有見過小昆虫在水上「走」,不會掉進水中?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小昆虫腳踏的水面有小小的凹下去的樣子,叫人覺得好像水的表面有一層東西,好像鋪了一張看不見的帳篷,所以小昆虫可以在上面走動。
因為水的「水面張力」,使水在小管子裡可以往上升,好像不被地心引力拉下。試試看找一條細細的管子,一頭插在水中,你可以看見管子裡的水往上升。這叫「毛細管作用」,因為水的這個特性,叫水可以供應植物的需要。我們澆花,把水澆在泥土上,水會流到泥土各處,也會「流上」植物的各部份。在我們和動物身上,也一樣重要。啊,奇妙的水!感謝天父為我們設計了給人居住的地和其上的水!
連帶提一提,水不是真的完全沒有顏色,因為水也吸收了某部份的光,所以其實水是有一點點藍色的,如果你在高瓶子裡裝滿水,經過這厚厚的水,是可以看到一點點藍色的。
我們生命所需要的許多物質,也因為溶於水而能夠被分配到身體上各部位,以供應我們的需要。電解質(electrolytes)的濃度,與我們的健康都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們身上滿了各樣的管理和控制系統,都是十分仔細而微妙的設計,各樣的電解質,太多也不可以,太少也不可以,要剛剛好,而且要一起出現,在應在的地方,有應有的特性,應有的濃度,應有的酸性。這一切,以無設計,無智慧,機遇碰巧的進化論解釋合理呢?或是以聖經所介紹的創造解釋合理呢?
又看看地球的大氣層,大氣層有 78% 是氮氣,21% 是氧氣,約 1% 是水氣(在海平線),0.04% 是二氧化碳,此外還有一點點的甲烷(methane)、笑氣(nitrous oxide)、臭氧(ozone)等。大氣層包著地球,薄薄的一層,約等於地球半徑的 1.5% 而已,可以以蘋果皮包著蘋果作比例。我們需要氧氣才能活,但太多氧氣又不可以,一來容易著火,因為氧氣易燃,二來我們會眼瞎。我們都聽過曾經有一段時期,因為恐怕早產嬰兒缺氧, 所以給早產嬰兒氧氣,但又因太多氧氣而導致眼瞎。那段時期是 1942-1954 年,因為當時醫學界不知道太多氧氣是不好的。大概導致一萬早產兒失明!
這薄薄的一層氣體保護著我們,要不然地球會常被隕石打到。大氣層也擋住多種有害於我們的放射光線,如紫外線。你大概聽過臭氧層有破洞,臭氧層保護我們,因為紫外線被臭氧吸收了,才不致有太多紫外線傷害我們。我們最常聽見的是曝曬會帶來曬焦(或曬斑),我們也聽過曬太多陽光會帶來皮膚癌,這些都是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帶來的傷害。大氣層中的一層極薄的臭氧層在保護我們。
當然,大氣層也叫地球的溫度均勻,適合人類居住。
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更是我們所需要的,因為植物製造食物給我們吃,是需要二氧化碳的。植物奇妙的「光合作用」,更是無比的「奇蹟」。綠色的植物,怎麼在陽光之下,只需水份、二氧化碳和泥土裡的氮,就能夠製造食物,真是難以理解!科學家只能描寫各步驟的過程,卻實在是不知其中奧秘。
是的,偉大無比,全能全智的創造主上帝,以智慧和愛造了地球和其上的一切,是為了給我們居住。主啊,您的智慧無窮無盡,我們讚美您,我們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