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EQ 在婚姻生活的應用(3)

 

上兩期文章討論婚姻關係受很多因素影響,沒有單一萬全致勝之道。今期探討涉及較深層次的問題如癖癮或信任關係時,怎樣以EQ處理困難時刻,減輕惡化,容許日後改善機會。

啞忍不是順服

有位 W 女士跟丈夫結婚十多年,有個十五歲的兒子,開始與女同學拍拖,以致影響精神聽書及功課,成績一落千丈。一次學校要求見家長,更觸發父母之間的衝突。丈夫把教子女的責任放在太太身上,埋怨她沒有好好管教,反而縱容兒子拍拖而不告訴他。而太太則以丈夫少回家少接觸兒子反駁,雙方唇槍舌劍,越吵越烈,把沉積多年的婚姻衝突浮面。在無法有效處理下,太太便在朋友勸導下去找輔導員,說出結婚十多年來,對丈夫不負責任行為的容忍,已經到了忍無可忍階段。原來丈夫多年來都以工作忙為理由甚少回家,且經常在外醉酒而在家隨時打罵她,對兒子不甚理會。最近見家長的事,丈夫又對她打罵,被兒子看到她的傷痕,更引發出父子衝突,全家人關係陷於冷戰僵局之中。

W 女士早期希望維繫一個完整和諧的家,不想也不敢向丈夫提出要求參與多些家庭活動,以為這樣為家付出就是順服,丈夫也會明白體諒自己,得到他的關心愛護。自從她參加EQ課程及成長小組,及尋找輔導,她認識到在容忍也要有界限,不被虐待是底線,她漸漸勇於以不卑不亢之語氣向丈夫表達其過往的容忍,以及婚姻問題核心所在,經過長時間的週旋,丈夫終於肯去見輔導,而醉酒問題得以減少,夫妻問題仍須處理,這己是一個良好方向。

以 EQ 技巧處理婚姻問題,並非必然會 "事事順境"。關鍵點是在衝突關頭時,不要失去理性的平衡,更不要以 compulsive reaction 衝動反應來處理,這往往是不顧後果的行為,例如以粗口毒罵對方,激烈地以暴力還擊,或是開快車以洩心中不滿等等不理性反應。人要培養有理性與情感平衡,在平時便以 "平常心" 從容面對,經常保持冷靜清晰思考,正如古人所言,"三思而後行"。

"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忍怒的人止息紛爭。"(箴言15章:17-18節)

不要讓懷疑生長

夫妻關係出現危機,亦可能是由不少瑣碎事件累積而來。某日,欣發現廚房有條很長的頭髮,明顯不屬於她的短髮;她好奇地收起來,沒有告訴丈夫知。後來,又發覺浴室的鬧鐘比平時慢了四小時,感覺很像是有人存心擺佈。再過一段日子,她又看到浴室的地毯濕水,這是從未發生過的。由於怪事不斷發生,內心漸生疑惑,"何以會發生?" "為何?" "是誰?" 她推想屋內只有她和丈夫二人,沒有其他人在屋內,除非有鬼!既然不是她,那便只有是他,甚至是他帶女人回來!終於,她忍無可忍,與丈夫吵起來。

丈夫表示並無不忠,對奇怪事給她的解釋是,長髮可能是屋外吹入,或是鞋帶入,又或是外衣無意地沾上並帶入屋內。鬧鐘電池老化造成慢下來;地毯濕可能在沖涼時不覺意把門推開小許。丈夫直接表明沒有第三者,更沒有帶任何人來家,叫她不要懷疑。由於僵局無法打破,彼此的關係時好時壞,總方向是彼此缺乏正面溝通,小小衝突便容易推向極端指控,最後雙方同意去見輔導,盼望找出答案。

而問題的另一個問題是,當這些情況初初出現時,她沒有即時與丈夫同時面對處理,而是把丈夫視作嫌疑犯,把雙方對立化,也逼使丈夫以自衛防範為主。漸漸地,兩人的相處關係便有如下降旋轉梯,越走越低位。更大的問題是,欣對丈夫的指控性質是相當嚴重的,足以影響彼此基本信任,甚至動搖婚姻關係的基石。但她的指控只是基於家庭內連串小事件,卻放大至丈夫(當作)有第三者,甚至帶回家,並刻意留下一些小線索要向她 "示威"。她有此推論,卻沒有容許其他因素的可能性,把很多假設的幾乎看作"事實",反映她內心潛藏一些心結,可能在很久以前積壓下來而並沒有疏導處理。倘若屬實,她便要尋求專業輔導,以開放的心靈接受治療。她倆肯去見輔導,亦表明雙方仍有意力拋婚姻危機狂瀾,暫時按下自己的懷疑假設,容許第三者介入治療,這是很正面的做法。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馬太7章:1-2節)

假設不可當事實

夫妻關係中常見的溝通衝突就是將假設當事實。一次丈夫與太太同去出席一活動,當中有些彼此認識的朋友。中途收到朋友因急事來電找太太,她便駕車離去。到活動完畢,丈夫遲遲未見太太來接他,便致電她何以仍未來到,太太說: "我以為你會找其他朋友接載回家。"丈夫反問: "你沒有說你不會回來,也沒有通知我有此計劃,你怎會期望我獨自離開!如果我真的離開,而你又來找我,卻找不到,你會有何反應感受?"明顯地,此例子中太太作了假設"丈夫會自己找朋友車回家",但她沒有通知丈夫好不會來,也沒有叫他找朋友接,太太是疏忽了。

很多時,夫妻衝突常見起因是其中一方把假設當作事實(或事實的全部),將未肯定的 "聽聞" 當作真實情況,例如上段 "現長髮" 的例子,造成 "長髮在屋內" 的有很多可能性,如太太有足夠信任(丈夫)和胸襟,可以與丈夫一起來探索 "長髮在屋內" 的其他可能性,變成雙方並肩作戰,是友非敵,便化解了彼此關係緊張。又例如 "鬧鐘慢行" 一事,可以雙方共同查詢對電池有專業認識的人,去了解出現此情況的其他可能因素,便不致出現極端化的推論 "有人刻意向她示威"。能夠以更理性的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去處理問題,這才是高 EQ 表現,因為雙方都能克制自己情緒,容許客觀探索而不會太早下定論。

"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詩篇19章12-13節)

不良婚姻習慣容易造成 "婚姻中毒",甚至婚姻破裂。美國 "網路醫學博士網" 最新載文,婚姻中最常見的不良表現,並幫助夫妻給婚姻 "排毒" 建議。

1.遇事悶在心裡。
建議:夫妻同看人際交流、婚姻教育方面的書籍,或求助婚姻問題專家。

2.不善於傾聽。
建議:夫妻雙方達成共識,認真傾聽對方3-5分鐘,中途不準打斷。

3.相互責備。
建議:儘量找出夫妻爭吵的核心問題。只有理解爭吵的原因,才能改變彼此的行為。

4.看不到對方的優點。
建議:一個小禮物或一聲簡單的"謝謝",擁抱等都足以表達對配偶的欣賞。偶爾的燭光晚餐也是欣賞配偶和重視關係的體現,有助於消除夫妻間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