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異國情】拉埋天窗

 

非洲有句格言:「男人沒有妻子如同花瓶內沒有花卉。」

在非洲有許多慶祝禮儀,除了每年慶祝風調雨順、初熟收割以外,還有慶祝嬰孩誕生。自非洲有文明以來,這許多的慶典成為他們所擁戴及歡樂的時刻。婚姻慶典在非洲各地民族中是神聖的,它為夫婦引進新生活,培育新一代, 也為社群帶來新希望,鞏固社會和使國家昌盛。婚姻不單是個人權利,更是社群給予符合條件的男女間的權益,以下是一個很典型的婚禮個案。

在西非有一個民族,婚禮的開始是在男方和他家人陪同下,在親朋戚友和赴會祝賀的嘉賓面前,正式向女方提出要求她的手 (即求婚之意)。對新人而言,這是當地傳統重要的一個儀式。雖然今天有些新人獨自舉行婚禮,在教堂舉行西式婚禮, 但這傳統儀式仍是不可少的。

提親當日以叩門儀式開始,這個提親行動通常在正式行婚禮一或兩周前進行。男方家長和父老們會一起前往女方住所,入屋前先在大門前叩打門扇一輪,示意要入屋見主人。男方必須帶備提親禮物,包括兩瓶酒精飲料、一份禮金和檳榔 (自古以來,這些酒料傳統是作為向祖先和神靈澆奠之用)。 當呈上酒料時,提親隊中有媒人代表向女方父母宣布提親。若酒料被收納,即表示提親得到允准,媒人便會用最抒情的語言如:「新郎在娘家中看到一束美麗的花,他很盼望幫助栽種令這束花更美麗,而非要從花主偷取;所以他們來向女方提親,請求有何條件才可以取得這束花。」

當提親被接納後,女方父母便會擇日要求男方再來商討。在這期間,女方父母會詳細調查男方的背景,包括對方家族有否慢性疾病或遺存殘疾、家庭聲譽是否良好、男方親友如叔伯嬸姨等曾否是賊匪、娼妓、或曾否犯下殺人等罪行、男方曾否有私生子或是否已有配偶、他為人品行如何、是否與女方相襯等等。若結果是滿意的話,女方家長便會開出嫁妝禮品清單,送交男方家人準備妥當後才可迎娶新娘。

婚禮吉日清早,新郎及其家人,和受邀嘉賓會到新娘家中,新郎和其親友到場後會坐在一邊,新娘家人及親戚到場後會與新郎家人賓客對坐。雙方各派老父代表主持婚禮儀式和互相介紹。新郎一方先呈上嫁妝禮物,逐一帶出,由新娘代表逐一查閱妥當。若新郎因能力不足而未能將嫁妝清單所列項目準備好,他們可在此時與新娘的家人商討議價。期間新娘不會在場,新郎雖然在場,但所有議價討論則由新郎代表出面商討。

當所有嫁妝物品交收完畢後,新娘便會被帶到會場。那時,可能有一位代表出來作弄新郎,要求他去核實帶來的人是否準新娘。查實後,新娘之家人會公開詢問新娘三次是否願意嫁與新郎,和接納新郎和男家送來的嫁妝聘禮。若新娘答允接納,新郎便取出戒指帶在新娘手上和擁抱她。長老向雙方新人贈送一本聖經,以表示宗教信仰在他們婚姻中的重要性。接著是為新人祈禱祝福,又祝賀訓勉他們。禮成後,接續是大型的慶祝會,大排筵席, 載歌載舞,直到夜幕低垂。

中非在婚禮的習俗禮儀上都是大同小異,他們視婚姻為一建立個人精神和社群的事情,影響著兩個人、兩個家庭,甚至兩個社群的聯合。可以說世界上從沒任何文化習俗是禁戒婚姻,反之,它卻成為建立國家的核心基礎。雖然非洲許多國家的發展都受著現代化和基督教影響,但在婚禮進行方面仍保留傳統習俗。

參考

Africa Holocaust. Africa Marriage. The most important ceremony in Africa Culture. http://www.africanholocaust.net/news_ah/africanmarriageritu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