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你往何處去?談彼得的救贖

 

我有一個認識十年的朋友叫彼得。在聖經中排名第一的使徒叫彼得。在紐約東五十四街和 Lexington Ave. ST. Peter's Chuch Ciri Ciri Corp's Building 有一座教堂叫彼得教堂,在羅馬梵蒂岡還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聖彼得大教堂。其圓頂的塔樓高達四十層,是由偉大的米開郎基羅所設計的。彼得這個英語世界裡常用的名字在基督世界裡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無論是名字叫彼得, 還是以彼得命名的教堂,都是為了紀念這位遵耶穌吩咐建立教會者--基督耶穌的首徒西門彼得。在聖經中, 耶穌給西門取名彼得,即「石頭」之意。希望彼得如石頭般剛強壯膽。彼得原是加利利海邊的漁夫,在他的兄弟安德烈的引薦下, 成為了耶穌最初的門徒。

 

聖經裡,耶穌的門徒名字被提及最多的是彼得。主耶穌向他講的話也比其他任何一個使徒都多。除了彼得,沒有一個使徒竟然會責備耶穌。更沒有一個使徒像彼得那樣曾公開地, 極力否定耶穌,但也沒有任何一個使徒像彼得一樣被主稱讚,深得祝福。通過聖經, 我們清楚地看到,主耶穌將一個充滿矛盾情感衝動,不順服的普通人塑造成像岩石一般堅定的領袖。成為了主耶穌在人間最偉大的佈道者。

 

根據聖經的記載,耶穌被捕前曾預言,軟弱的彼得會在天亮前連續三次不承認認識主耶穌。結果,在耶穌被審訊時因為害怕,彼得果然三次不肯承認與主耶穌的關係,為此彼得痛悔不已。在主耶穌復活升天後,努力傳播福音,剛強為主作見證,特別在五旬節聖靈初降時,彼得成為樓房中那 120 人的領袖, 站出來向著滿腹疑團的群眾宣講復活主, 這篇信息成了教會史其中一篇滿有靈力的道(徒2:14-42), 感動了三千人歸向主。彼得牢記主耶穌的教誨: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太16:18)。他建立了第一所教會,吸引了更多的人聚集在主的名下。

 

彼得一生為復活主作見證, 直到晚年仍竭力廣傳福音,受他熱切傳道的影響,許多人離開偶像,歸向真神。那時的異教羅馬暴君尼祿王,決意毀滅屬天的教會,逼迫神的僕人,於是大火焚城, 還諉過嫁禍基督徒, 並大肆搜捕殺害基督徒。把手無寸鐵的的基督徒押往刑場,隨後放出饑餓的野獸來撕咬和吞噬他們。然而,劊子手和圍觀的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大難臨頭的基督徒並沒有驚慌失魄,反而是跪在地上,舉首向天,刑場上響起了低沉而堅定的讚美歌聲「願主降臨...」。惱羞成怒的尼祿把更多的基督徒釘在十字架上,放火焚燒,伴隨著滾滾的烈焰和濃煙,讚美的歌聲不住在刑場上響起。這場世紀初的大迫害中,使徒彼得和保羅也雙雙遇害。

 

在最初時刻,眾人力勸彼得離開羅馬,避開這殺害, 將福音保留並傳揚下去。彼得在眾力的勸說下,離開了羅馬城。離開了那些在羅馬城受難的信徒。然而在他到達羅馬城外的時候,抬頭忽然看見了主耶穌向著羅馬城迎面而來。彼得跪倒在地問:「主啊,你往何處去?」主回答道:「因為你離開了我的子民,我現在要到羅馬去重豎十字架。」彼得頓受感悟,轉身毅然地向羅馬城走去。在殉道前,他對行刑的羅馬士兵說:「請把我倒過來釘在十字架上,因我主曾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 我不配像祂一樣受死。」

 

今天在羅馬梵蒂岡廣場上聳立著的聖彼得的大教堂,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教會創建者。而這座雄偉大教堂的位置在西元一世紀時, 曾是古羅馬的賽馬場。西元8年, 暴君尼祿王就是在這裡把它設成迫害基督徒的刑場, 彼得正是在這個刑場上殉道的。彼得的墳室恰好位於今日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寶座祭壇的底下。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主耶穌這句話是要我們籍著十字架得勝。一個信徒的殉道能使千萬沉淪失喪的人得著救恩,,彼得,這個曾經因為軟弱而三次不認主的漁夫為了的福音,坦然赴死,流露了基督徒極其高貴的品格,亦為無數基督徒樹立了美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