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週末短宣已於三月底完結,今屆我們一共有十二位弟兄姊妹,來自6 所教會,當中有二對夫婦,一對親兄弟,有一位中學生; 也有年輕夫婦而且是剛懷孕的姊妹... 每星期六的學習與出隊,真的好像是一個大家庭似的。
因此時段正直 「餐飲業大行動」之高峰期。大家不單如常的在街上,廣場裡,老人院佈道,也十分落力地為福音 「吃」午餐,邀請餐飲業人士參與十六場綜合晚會。
在這短短的三個月當中,我們總共接觸了 195 人,與 60 人談道,有 3 人決志,9 人慕道。雖然也有遭拒絕,但週末同學並不因此氣餒,以「拼勁」精神繼續努力傳福音。同學也有參與我們在城市廣場之佈道日,見到他們勇猛,為福音盡心竭力,實在叫人振奮。
他們將於六月一日假世紀皇宮舉行畢業典禮,但願他們在中心所學習的能夠持定下去。努力傳福音,也成為弟兄姊妹的美好榜樣。正如保羅所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原固,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Darwin Lam 林達永
小時我在香港聖公會聖馬太小學讀書,是一間基督教小學。每天上課前全校學生都會在大堂一同念主禱文和唱聖詩。但我就很少到教會崇拜。
1963 年参加第一届升中試,是一個小學六年级的公開試,以决定每個考生的中學前途,能否派到學校及就讀何校。放榜前因擔心派不到好學校便每天禱告求神帮助。禱告中我應允神如分派到好的中學,我便會事奉祂。結果在约二萬五千考生中我竟考到 1000 名内,獲分派到一間很有名的政府中學就讀。但因这間中學不是教會學校,我便再没有讀聖經和到教會了。
1988 年带着太太和两個小女兒移民多倫多,一直以来,工作,家庭和女兒們的成長都颇為顺利。2010 年 4 月無意中(現在回想我相信是神的引導下)參加了張瑪莉姊妹在華基教會的一個佈道會。她的全情投入令我深深感動。回想到以前我對神的承諾,也看到神一直以来對我和家人的眷顧,我就在這刻决志重新信主,也在同年12月受浸成為基督徒。之後我和家人屡次體験到神的恩典,内心充满喜樂和平安。希望以後我能在福音的事工盡上責任,多做一些榮神益人的事。感謝神。
David Lam
早在孩提時代,我就開始去教會聚會了。 我的鄰居每周日都做禮拜,他們總是帶著我一起去。教會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大家一起唱詩、禱告,還有聖經故事可聽。后來在十歲左右,因為搬家,就沒有再去聚會。然而我仍知道神一直與我同在。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不住地向上帝禱告。上帝垂聽了我這些禱告,幫我一一渡過難關。可惜因為其它誘惑太多,到了香港之后我周日也沒有去做禮拜,這一直讓我引以為憾。
1994 年,我移居加拿大,一年半后,兒子出生了。1999 年,我的朋友過來看我,談著談著話題就轉到了加拿大的教育系統上來,我和妻子都表示很希望教好自己的兒子,期盼他能繼承優良的道德傳統,朋友鼓勵我們去他的教會聚會。他說孩子們可以從兒童主日學學到很多東西。自那以后,我和妻子就帶著兒子去做禮拜了。一年后,妻子在一次佈道會中接受上帝做她的救主。
在 2002 年,我也決志信主,因為確知上帝的愛實在偉大。在 2001 年例行體檢時,醫生建議我做一個腫瘤取樣切片檢查。我禱告求神讓我這次取樣切片檢查的結果為陰性。上帝垂聽了我的禱告,將我所求的給了我。2002 年,所在的公司有一些人事變動,由於上司辭職,我和另外一個同事就同時提升為財務總監。因為權力之爭,心裡倍感壓力,同時與下屬們也有些關系緊張。我向神禱告,神就引導我,讓我能和那位同事及下屬們維持良好關係。
我盼望自己在受洗之后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求神給我智慧,讓我知道如何向別人傳福音,讓我知道怎樣可以盡綿薄之力,按著神的心意建造教會。
Kelly Kong
我自小已經在單親家庭長大,祖父母和家人呵護備致,所以非常膽小,不懂得表達自己,不敢交朋友。一有機會表達,能力稍為高的時候,就會炫耀,變得驕傲,會追逐潮流,嘗試跟着别人走,覺得世界的事一伸手就可以得到,生活好順利。直到十三歲的時候家里發生了一些大事,令我感到很無助。當時我的感覺就是有人要將我世界裡的所有事所有人搶去,將我有的愛拿走。我每天都擔驚受怕,甚至每天都怕出街有危險。
學校係基督教,老師教我祈禱,所以我就試下祈禱。點知?事情立即變好,有一些好疏落的朋友介紹我和媽媽返教會聼三福,認識这位愛我的天父。我從那天起就讓聖靈進入心内,祂保護我,愛我,支持我,提醒我,令我不再是孤身一人面對恐懼。之后我看見自己的罪,認罪悔改,憑着信心禱告,天父就開始給我看見光和出路,係神親自带我出險境,係因為耶稣我才有機會来到甘甜的土地,来到加拿大,係神給我一家的恩典。我决定活出一個指向天父的生命,更像耶稣一樣謙卑,榮耀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