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EQ 在生活的應用

 

上期談到以 EQ 面對逆境,並列出數個例子,最近有些觀察,特在此與讀者分享。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發生在台灣的新聞標題:「恩愛夫妻,先後喪命」。一對年輕夫婦,為了「是否要增建鴿籠而發生爭吵,在妻子憤而離家散心時,年僅廿五歲的張先生竟仰藥自殺,經送醫不治。廿一歲的張太太自責之餘,隨即飲農藥自盡,除了留下一歲大的女嬰,只有一張寫給先生的紙條:「阿強:生不能為夫妻,死再續緣。」

一對如此相愛的夫妻,竟然都為了對方做了彼此最不希望的事,只能慨嘆此對夫妻實在太缺乏 EQ 了。在這裡,EQ 不是教人不要吵架,正是夫妻倆互相緊張對方才有爭吵!所謂的 EQ,應當是一種內在的「計算能力」,能夠近乎本能式地計算出下一舉動的成本付出,然後在千分之一秒之際作出「理性與情勢合併」的反應:該哭、該笑、應怒、應忍。張氏夫婦對彼此的深愛,絕對是真情流露的,但是他們只計算到「我傷害了他,應該付出代價」,卻沒想到「如果付出代價,他會受到更大的傷害」,因而雙雙走上不歸路。

「過度的嚴厲會造成恐懼,過分的溫和會有失威嚴;不要嚴酷得使人憎惡,也不要溫和得使人膽大妄為。」

筆者有次出外參加旅行團,觀察導遊帶團時,見有些團友自作主張,不守時,不聆聽,事後又埋怨不說清楚。這位導遊A事後即以故事方式隱喻團友不合作會帶來的問題,又禮貌地表示理解各人喜好差異及獨特性,從而提出大多數人都感到合理合情的要求,結果令大眾同意接受。這導遊的不卑不亢,情理兼顧的表達,讓團友都明白及接受。他善於運用「同理心」(empathy),讓團友「將心比己」,引發大家都不單考慮自己喜好,也要顧及別人全隊,從而建立彼此關顧的精神,這確是高 EQ 的示範。

在另一次跟團,看到領隊B的處事作風則顯示另一極端。他在首日的行程便先收貼士小費,聲稱這些小費是全數交給公司,他和司機都沒有得分,這與報名章程有出入,絃外之音似乎將要有下一次的徵收。之後又強調他們沒有底薪,所有收入靠團友打賞。更特別的是他竟然提出「額外行程」,當然有額外收費。他在第一天當團友之間仍未相熟,便快快提出此「額外行程」,附上精美介紹歌舞秀如何精彩,VIP 位置的尊貴,特式晚餐如何有營養和美味,額外參觀的博物館如何罕見等等,美其名將成本 130 美元的行程優惠至 100 元,更即時要客人表示意向,並立刻收費,理由是要預先訂位。這位導遊的急進「搶錢」作風,帶來不少團友的微言,亦對他的言行動機抱有懷疑,更在日後的購物行程中發揮消費者的力量。

從 EQ 應用角度看,領隊 B 善於掌握團友心態,都是:想來開心,觀光,願意花錢,買些喜歡的東西,不太計較,防範意識不強,更很少人會在第一天跟領隊對抗。所以,他在第一天的行程便趕快收費,以免之後的購物後推說「錢花光了」而影響參加率。然而,此領隊「急功近利」的作風太露骨,團友在第一日防範低而順從,但在其後數日的購物便不妥協,只有點綴式小購,領隊返回車上即時顯露不悅,三小時內一句話也不說,這反映出他對自我情緒控制之不足,全因他太著意於「收入多少」。這印證了他作導遊的主要目的是催促購物,沿途觀光介紹只是副業,甚至是購物站前心理預備的鬆土工程。他是濫用 EQ 技巧,利用團友「想開心,不計較」的心情,卻忘記本身作導遊使命,把客人視作搖錢樹,他雖然不斷游說、鼓勵、催促等,結果卻適得其反。

「既然無法改變這苦澀的一生,只好由自己釀出個甜潤的內心來。」這句話就是通常所說的「苦中作樂」是也。人這一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確是苦澀。這種現實又很難改變,我們只能為自己「釀出個甜潤的內心來」。所謂高 EQ 者,就是在處於困難逆境時仍能積極面對,不會只是抱怨,埋怨環境,他人,命運等等。

有位 C 女士,在財經界工作近三十年,事業有成,有自己的公司,客戶及網絡,可謂正值收成期。她生活方式健康,常與丈夫打球遠足運動,不煙不酒,更著重飲食質素。兒女已成長,已在大學階段,可以說是一般人期盼的理想生活。誰料一次身體檢查,竟發現有乳癌,且己屬嚴重階段,需做手術。手術過後,覆診仍發現有癌細胞,需要化療。由於手術及化療導致體力大降,完全無法兼顧財經事業。經過與丈夫及家人商討後,她決定放下所有事業,專心養病。經數月的休息治療,她已漸次增強體質,可以出外散步。

由於她不用處理生意,有較多時間在家寧靜思考、看書、與子女相處,隨後更參與教會活動,保持社交,更樂意與人分享與癌共舞的經歷。C 女士能在生命,事業,健康中,作出嚴謹重要抉擇,選健康,捨事業,這是她的智慧。而能夠在面對癌魔痛楚仍可從容面對,且有勇氣積極處理每日的治療,甚至走出病房,爭取對外接觸,保持身心社交活躍,這是好的高 EQ。不要讓癌症打沉自己,即使在患病的日子,也可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活在當下,找緊機會,全力以赴。聖經的傳道者勉勵我們:在你我一生的年日,就是神賜你我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夫/妻,快活過每一天。因此,我們要珍惜神所賜的禮物(今生歲月),不要讓面子之爭、工作、金錢、疾病等,虛耗我們短暫的一生。願彼此共勉,數算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