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聖經真理的重尋(5)

 

P5-Truth約瑟被賣的整個事件,終於在上帝的恩典、約瑟的寬大和猶大智慧的處事方式中落幕,尤其是在約瑟所下的結論中看見上帝的旨意和信實:「哥哥們啊!這樣看來,不是你們把我賣到這裡,乃是上帝差我先到這裡,為要給我們全家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當人類始祖犯罪後,耶和華上帝先後在「亞當之約」(3:15)、「挪亞之約」(9:11)及「亞伯拉罕之約」(17:4-7)中重複表明:祂不會讓以色列這個民族在地上消失,因為在這民族中將有一位拯救世人的君王降生,就是整本《舊約》所預言,《新約》所論述的主耶穌。上帝的慈愛和信實何其廣大!(創世記四十五:1至四十六:27兄弟相認)

(46:1)用「以色列」一詞代替「雅各」,是故今後用在人的名字上,「以色列」或「雅各」都是指同一人,這第四十六章,是記載他全家下埃及前的等候,耶和華上帝安慰老雅各說:「我是上帝,就是你父親的上帝,你下埃及去不要害怕,因為我必使你在那裡成為大族」(46:3)。雅各全家踏足埃及國土之初共有七十人(46:27),四百三十年後,只計算男人已多達六十萬人(出12:37-41,連婦女孩童應超過一百二十萬人之數),這就是上帝應許的實現。同時,從第四十七章就知道,雅各全家在埃及王面前站穩了地位(例如7節)。我們若遵行上帝的旨意,必在世人中站穩了作天父兒女的地位。(創世記四十六:28至四十七:31約瑟迎父)

(48:5)雅各以以法蓮和瑪拿西二孫作子,其後成了十二支派之二 (48:18對比18、19)他又預言以法蓮成為大支派,而以法蓮之名後來就代表北國(例如何五章)。利未本與西緬同屬凶狠之輩,後來卻因(出32:25-29)一事就被揀選(49:5),散居十二支派中作服事上帝的人。猶大乃預表彌賽亞的來臨(49:8-12),其中「圭」、「杖」指掌王權,「細羅」指賜平安者,是彌賽亞的特別名銜之一。西布倫日後成為以色列海運城市。「但」這支派性格陰險(士18:3),是公然拜偶像的支派。(49:22)約瑟必昌盛,便雅憫則好戰(49:27)。

(創世記四十八:1至四十九:27十二支派)

總結約瑟的一生(創37:4至50:26),他與但以理都被稱為「模範青年」,也都是在患難中成長:

1.在家庭生活方面:因為父所愛且忠於父所託,為人寬大率直而招來妒忌。

2. 工作上的見証:因蒙上帝看顧凡事順利而得法老信任,又以守住本位、敬畏父神、逃避情慾之方法勝過試探。

3.屬靈方面:認識父神的全愛和信實。(請用一點時間,翻查出以上經文)最後,他帶著信心的盼望而離開世界(今日經文50:22-25)。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創世記》以「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人類大喜訊)開始,卻以「棺材停在埃及」(人類大悲劇)結束,我們怎能不速將上帝的愛向世人宣告拯救他們?(創世記四十九:28至五十:26約瑟一生)

(二)出埃及記的脫離綑綁

出埃及記在希伯來文以「並且」(AND)作開始,乃緊接於創世記的記載,否則上帝的應許(參創十五章)無法成就。這卷書的要旨是「拯救」,籲節在(3:7、8)。主要論到三件事:1.逾越節;2.傳律法;3.建會幕。

全書分三大段:1.以色列在埃及(為奴的生活)(1至11章);2. 以色列出埃及(自由的生活)(12至18章);3. 以色列在曠野(事奉的生活)(19至40章)。第一章選民開始受逼害,是由於他們昌盛及新埃及王(Rameses Ⅱ)當權。逼害的結果:1.法老王失敗了,因為:a.收生婆有信心,b.選民因勞動身體健壯又學習建築,c.遭上帝降十災懲罰。2.選民靈性大得造就。(出埃及記第一章續創世記)

摩西父(暗蘭)母(約基別)都出自利未家人(6:20),法老王女兒海斯普撒有權無子乃栽培摩西,懷抱期在親母教導下,對上帝和希伯來歷史有認識,到了四十歲自覺應有選擇成一生轉捩點(參來11:24-26),在對前路作抉擇之際卻因一時衝動乃逃離皇宮,上帝將他帶到曠野,立即由享富盛名的人物成了無人認識的曠野逃犯,但他在曠野比在皇宮學習到的更寶貴:1.學習與上帝靈交,正如以利亞之在基勒溪旁,保羅之在亞拉伯。2.學習處卑賤,做埃及人看不起的牧羊工作。3.學習忍耐,牧羊需忍耐,因為羊蠢易走失,為日後牧養以色列人(更大羊群)作準備。(出埃及記第二章摩西出生)

雅各下埃及至摩西出生相隔350年,上帝藉法老王女兒海斯普撒喪女,內芙瑞後從水裡得到摩西(名意「我把他從水裡拉出來」),頭40年在皇宮過榮華生活,逃到曠野後又磨煉了40年,上帝在火燒卻不毀的荊棘中向他顯現,且要他知道選召他的是聖潔的神(5節)。這位有位格的上帝(7、8節看見、聽見、知道、下來、救)要摩西出發去見法老王,他用五個理由推諉:1.自己不配(11、12),答案:神同在就夠了。2.不知神名字(13、14),答案:自有永有。3.以色列人不信(4:1-9),答案:神給印証。4.自己拙嘴笨舌(4:10-12),答案:神必賜口才。5.不成理由的理由(4:13-17)。結果:神向摩西發怒。(出埃及記三:1至四:17摩西蒙召)


摩西終於聽命,全家踏上蒙召之路,耶和華上帝早已預言此次任務之艱巨(4:21-23),由於摩西之子未做以色列人出生第八天行割禮的禮儀(他妻子西坡不是以色列人,故忽略此事),現今摩西蒙召必須補做此事,而西坡拉重獲愛兒(不被神所殺),乃稱兒子作「血郎」(24-26)。一個家庭蒙主選召,必須凡事遵祂的吩咐而行。同時,選民要重獲自由,卻遇上心硬的法老,不去將所受的苦視為磨煉,卻化作「怨言」去攻擊上帝的僕人(5:21),是大錯特錯的事,從今而後,百姓不斷用「怨言」面對困難,以致屢屢失敗。我們身為上帝的兒女,必須完全信靠祂的帶領,我們所犯的罪,往往來自自己的「怨言」,切記勿犯此罪!(出埃及記四:18至五:23摩西應命)


上帝知道摩西的軟弱,給他及時的安慰和啟示,一連五次向他提到「我是耶和華」(6:3、7、8、29,7:5),雖然百姓未經歷過上帝的同在(6:3下「他們未曾知道」),但祂堅定與他們所立的約(6:4),從(6:6)至(6:8),一共出現七次「我要」,確定了祂必重罰埃及人而救贖自己的百姓,並根據給他們列祖的應許,領他們進入為業之地,我們的父神何等信實。同樣,今日我們既然因為信靠這位拯救了我們的主耶穌,祂也必定領我們經過任何崎嶇難行的人生路。同時,上帝要用「神蹟奇事」(7:3指接踵而至的十個大災)懲罰埃及並讓百姓經歷祂的同在,當時摩西與亞倫已是80及83的老人。(出埃及記六:1至七:7神的安慰)

(一)十個大災的性質:

1. 嚴重性:是埃及遍地的,全國都被波及(8:6、17、21;9:25;10:14、15、22)。

2. 有分別性的:由第四個災(蠅災)開始(8:22),上帝就分別出百姓所住的歌珊地不受災害(9:6、7、16;10:21-23)。

3. 是預言性的:有些災害未臨前,上帝巧妙也安排摩西預言災難出現及結束的時候,証明那些並非「天然巧合」的災害(8:10、22;9:5、18、29;10:4)。

4. 是有次序漸進式的:一個比一個嚴重(水變血之災、蛙災、虱災、蠅災、畜疫之災、瘡災、雹災、蝗蟲之災、天昏地暗之災、擊殺長子之災)。

5. 是教導性的。可惜的是,法老自己的硬心,卻禍及全國的國民。(出埃及記七:8至八:32十個大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