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善用 EQ 面對逆境

 

上期我們談到「高 EQ 面對人生逆境」,並舉了三個例子,包括被火燒傷的張潤衡,單親媽媽的亞 KAM,以及我們熟悉的余德淳先生。在現實世界裡,每日都發生大大小小的意外或災難,直接間接都帶來負面影響,也成為當事人的逆境。EQ的應用,就是用在困難、壓力,甚至逆境當中。這些挑戰何時發生,我們無法控制,但我們卻可以選擇以何種態度來面對。而不同的態度也帶來不同的效應。今期,我們進一步探討需具備甚麼態度和信念去面對逆境。

樂觀正面看世界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兩個賣鞋子的商人首次到非洲,發現每個人腳上都不穿鞋。其中一人絕望地認為生意是做不成的,另一人卻想,若這些沒有鞋的人每人買一雙鞋,勢必商機無限。同一現象,有人覺得絕望,有人卻看到希望,關鍵在哪裡呢?當我們以「樂觀」、「正面」的角度看逆境時,往往發現危機可以是轉機。正如有人因機構裁員而失業,或業主大幅加租被迫結業,當然會即時影響家計,甚至家人生活安排和質素;但在冷靜下來重新整理,可能會藉此機會調整人生方向,學新技能,轉換行業,讓自己發揮彈性適應。很多時你不知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一位朋友亞炳,正是因業主加租而無奈結束經營多年的時裝店生意,起初也有點徬徨憂慮,不知何去何從。然而,他正視問題,接受現實,亦預計可能最差情況,他仍以樂觀而具彈性的心情面對。在知道重找別處再做時裝店之機會未必是最好,他亦接受回復「打工一族」,亦願意廣發消息在不同途徑尋找工作。數個月後找到一份穩定的受薪工作,時間比前更易掌握,也不用承擔生意額低的壓力,有更多時間與太太子女唱 K 及旅行,這是他們也未想過的。一件事情的發生,是逆境還是機會,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

勇敢踏出闖前路
此外,我也會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顆樂於「冒險的心」。挑戰往往來自於人生中巨大的改變,但人是習慣的動物,享受處於「舒適地帶」(comfort zone),當突變發生時難以適應,只願意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來回應,墨守成規,最後被自己因不能適應環境的轉變而遭淘汰。但假如我們能有一顆樂於冒險的心,不懼怕改變,甚至樂於改變,我們就會願意去試新角度去找新方向,以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困難,於逆境中脫穎而出。

一位五十開外的中年半失業丈夫亞成,在有工作時,卻嫌同事難相處,常覺老板不公平,要他多做較難處理之事,又感到工作時間長及沒有升遷機會,便找小藉口而離開此份相對穩定及收入有保障的福利工作。他離開機構後,才發現他的年齡已變成負資產,發出無數求職後,僅有數份可以面試,過後亦毫無消息。他內心漸漸充斥不滿、埋怨、憤怒,繼而放棄,終日徘徊於睡床、飯桌、電視前超過一年之久,毫無收入,甚至要到食物銀行領取罐頭食品。貧困夫妻終於因為積蓄耗盡,借貸無門下,釀成彼此反目,日夜爭吵,身心疲累,心靈傷痕更深,女兒亦對父親態度變得惡劣而不尊重。亞成經歷多次求職面試失敗的遭遇,漸漸失去自信和拼勁,更不想再談甚麼冒險精神,加上妻子女兒的負面態度,更加失去支援及鬥志。他正在經歷一場負面螺旋式下降(downward spiral)過程,漸漸失去自信心,也更加內向,不願見(僅有少量的)朋友,甚至乎不想去與相識廿多年的牧師朋友談到關於他的處境。從外人可見的角度看,他及家人的生命正進入一個往下的低谷,相信他們要回歸向神,認罪悔改,重建自信,才可再次站起來。

自知強弱能力在
另外,自信心也是我在面對逆境時的強大力量。平時我們就應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認識自己的優點與缺點,進而肯定自己可勝任及喜愛作的事情,也知自己的死穴,不勉強自己。一個缺乏自信的人,在問題發生時,往往連正視問題的勇氣都沒有,只會一味逃避、怨天尤人。一個有自信的人,困難發生時就能相信自己有面對的能力,自然在逆境中成為一個勇敢的人,就能平心靜氣的分析問題,冷靜且理性的找尋解決之道。上述的亞炳,他面對失去租約未能續其時裝店業務,卻未有灰心,仍然繼續尋求各種可能性。

失敗再起仍堅強
最後卻非微不足道,而是同樣重要的,就是面對逆境時必須有一顆堅強的心。所謂堅強的心指的是能夠承認錯誤、接受挫折的心。許多人能夠面對挑戰,但在失敗後,卻不知如何面對挫敗而一蹶不振。學習接受失敗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課題。要能接受挫折,就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彈性的人。一個有彈性的人能夠接受各種不同的結果,並且即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就如同一棟高樓必須由有彈性的鋼筋所建,在強震來臨時才能適應搖而不倒。當我們養成能自我調整的復原力(resilience)的能力,才可在人生的震盪中屹立不倒。正如上述的亞成例子,他似乎很難接受自己的缺點,把未能找到工作都歸咎於外在因素,不願自我省察,反而精於找藉口掩飾,以致累己累人。

逆境挑戰見 EQ
帶著「樂觀」、「正面」的角度看逆境,具有「冒險的心」,充滿「自信心」和「堅強的心」去面對困難,真的是「說來容易,行卻難」。有誰不想有此能耐?無疑,面對年老、失業、家屬突患重病失去經濟支持,甚至交通意外,如旅行遇上熱氣球爆炸而死亡等等的人生逆境,誰會喜歡?但正如有古語云: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困難是生命裡必然有的,當遇上時,短期的打擊、失落,甚至失去方寸,是可以理解的,但並非使你退縮的一個藉口,因此而放棄責任,讓自己放縱,不勞而獲,寄生於親友或社會福利的救濟。當前的困難,仍是要面對的。EQ 的精神,就是讓自己的情緒不過份地被困境所覆蓋,在接受自己的不安情緒之後,也能以理性而體諒的心態去面對困局,處理問題,讓自己、家人、同事等各人,都能帶著積極而正面的態度處理困難。有 EQ 並非做亞 Q,更非以理性逃避或壓抑情緒。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章2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