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兒女】如何愛我們的孩子(上)

 

天下父母心,父母親總是希望給孩子們最好的東西,最美的前途,最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常常結果並不如他們所想望的。有一次我在中國的中央電視台上看見一個事實的報導,說湖南省有一位工商局局長,被控告虧空不少的公款,妻子和他們獨生的兒子都一同被控告。法庭審判的結果:父親判死刑,終身剝奪公民權;兒子判終身監禁,終身剝奪公民權;母親判五年監禁,終身剝奪公民權。

在法庭上聽宣判的時候,父子都低首無言,媽媽還勉強帶淚可以說一些話:「我們只是一對愛孩子的父母親,希望幫助他有一個成功的事業。那知道弄成如此下場!」


今天多少父母親存心是愛孩子,但是結果卻是害了他。


愛神或者是愛兒子

「我們若愛 神,又遵守祂的誡命,從此就知道我們愛 神的兒女。」(約翰一書5:2) 你說,這話如何說?怎麼會愛人最好的方法是先愛神,又遵守祂的誡命?原來神的誡命是要我們在積極方面,可以盡情發揮我們的潛能,而在消極方面,保護我們不會進入危險和損失。這對我們自己是如此,對我們親愛的人也是這樣。亞伯拉罕就是面對了一個這樣的矛盾。


「這些事以後, 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創世記22:1-2)


神首先呼叫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並不像他的老祖宗亞當,他立刻的反應是:我在這裡。這句話原文很簡單,就是一個字:hinneni。直接翻譯可以是:看哪!我。他在他所信靠的創造主面前,完全是赤露敞開的,單純地倚靠,沒有任何的異心,不跟神玩把戲。那知道神給他這個試驗可不簡單。神說得清清楚楚的,十分了解亞伯拉罕的心情。神用了四個字來講明祂所要的:


一、你的兒子,別的東西不行,別的人也不行,就是你的兒子!二、你獨一的,好說不說,等到剛剛把以實瑪利趕出去,才來個這樣的要求,好不容易的就只有這一個,這是你獨一無二的心肝寶貝。三、你所愛的,是的,就是要你所愛的,就如主耶穌三次問彼得的話:「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約翰福音21:15-17)四、以撒,帶給你喜笑的兒子,不是別的,不是以實瑪利,不是以後可能再生的,就是以撒,一點不含糊!

做什麼?獻上為燔祭!這可不是獻人祭?這可不是亞伯拉罕周圍,特別是迦南地拜偶像的民族所行可憎的事嗎?神要試驗的是:亞伯拉罕是否死心塌地順服神,把以撒完完全全地交托出來給神管理?我們如果不能夠完完全全地交托給神,神在我們身上,和在我們的孩子身上的計劃,就不能夠徹底地實現出來。

 

我去年聖誕週在一個冬令會裡面,很榮幸地跟袁幼軒(Christopher Yuan)和他的父母親認識,也買了一本他們簽名的心路歷程的書,是他和他媽媽一同寫作的。這本書,我一邊讀一邊陪了不少眼淚。其中一段很生動地描寫了,袁姊妹的慈母心和對神的順服之間的矛盾。她最終斷然地把兒子完全交託給神,實在是難能可貴。


父母親無論孩子多不聽話,誰會希望孩子落到最可怕的光景呢?但是當她的孩子執迷不悟,拒絕神的愛,也拒絕父母的愛,袁姊妹終於完完全全地把兒子交給神。最要緊是兒子會信耶穌,有永恆的生命,其他的都全不計較。結果 Christopher 真正落到他一輩子最低的地步:有了愛滋病毒,健康衰退,還關進監牢裡面去。但是就這麼其妙地,在監牢裡面他竟然開始讀聖經,信了主,徹底地洗心改面,身體也健康了。長話短說,如今他是慕迪神學院的一位講師,也到處講道幫助人。他們三位一同事奉,實在是太美了。這就是跟從亞伯拉罕信心的腳蹤!


信心裡面的盼望

雖然亞伯拉罕順服神,但是他一邊與以撒同行,一邊肯定是百感交集的。我每一次讀到他們兩父子同行的一段話,我都不禁淚下: 「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裡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那裡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豫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創世記22:6-8)


這裡兩次提到「於是二人同行」。我的感覺是:若不是以撒先問他,亞伯拉罕只有默默無聲地往前走,心裡面知道神要他做的是什麼事情,但是他並不是絕望地順服。保羅在羅馬書提到亞伯拉罕的信心的時候,有這個話:「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 神,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國的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4:17-18)


「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 神」!我們如何知道,亞伯拉罕相信就算他把以撒獻上為祭,神也可以叫以撒從死裡復活?「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創世記22:5)


這一節聖經的「回到」在原文希伯來文,是第一人稱複數,就是「我們就回到你們這裡來」。亞伯拉罕雖然知道神要他把以撒殺了,獻上為祭,但是他已經肯定地告訴他的僕人們,他和以撒敬拜了以後,一定一同回來的!神會用什麼方法,亞伯拉罕不知道,但是他相信神一定不會錯的。


再者,當以撒天真地問他「燔祭的羊羔在那裡?」,亞伯拉罕很簡單地回答:「神必自己預備做燔祭的羊羔」。亞伯拉罕更相信神一定有預備的。「預備」原文的字根是ra'a,基本的意思是:「看見」。在舊約聖經裡面是一個很常用的字,一般都是翻做「看見」。直接翻譯可以說:「神看見它」,或者是說:「神看見那隻作燔祭的羊羔」。這羊羔是以撒呢,還是什麼?亞伯拉罕沒有解釋。那是神的事情。


信心的行動

雖然亞伯拉罕相信神會預備,但是那是神的事情。神吩咐他要做的事情,他還是照做。「他們到了 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創世記22:9-10)


這樣信心的行動實在不容易,那是表示亞伯拉罕在心裡面,已經真正地把兒子交出來,實實在在地完全地放棄掉。今天我們如果要神祝福我們的孩子,我們需要死心塌地把他交託給 神,又不是被動地讓他自生自滅。沒有行動是負面的沒有順服神,這裡是一個積極的行動:交出來給神。


一個例子就是順服神,把孩子奉獻給主用,就如主耶穌所說的「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讓神的旨意超越人情世故,感情作用,流行的價值觀,旁邊的人之看法,毫無保留地按著神的吩咐去行。唯有當我們肯、也敢這樣跟從神的時候,神蹟就一定會發生的,神的祝福也要十足斤兩,上尖下流,連搖帶按地倒得我們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