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聖經真理的重尋(1)

 

在電腦面臨千年蟲恐懼的前一年(1999年),十二月號《中文讀者文摘》「千禧年真諦」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耶穌在第三個千禧年來臨前夕重返人間,會見到很多事情既陌生又熟悉,......會讓耶穌熟悉的是衪自己說過的話(牧者按:指基督教整本《聖經》)竟有如此準確的回聲。無論是義大利小村的天主教堂還是美國南部的南方浸信會教堂(牧者按:包括所有純正信仰的基督教會),在一般禮拜日的佈道中,祂會聽到自己二千年前對猶太平民的訓誡之言。祂也會注意到,祂的話沒有因年代而失色。我們現在可以使用互聯網絡,可以從電視看到整個世界,但本質上我們與當年山上那一群坐在耶穌腳下的漁夫、牧羊人、橄欖園農夫無異。」

事實上,儘管世界的學說一波起一波落,《聖經》所持有的百分之百可信度毫不動搖,耶穌的教訓影響改變千萬生命的見証仍不斷放送。然而多少天天追求上帝話語的基督徒,如何將整本《聖經》吃下且摸到主耶穌的心腸?願意明白《聖經》內容的未信者如何對整本《聖經》作深入的瞭解以致踏入信心之門,對《聖經》毫無感受者又如何得到這珍寶呢?在在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筆者自1986年1月1日在信愛堂(香港)推出一年讀畢《新舊約全書》靈修經課以來,弟兄姊妹對上帝的話語渴慕至殷。1989到年溫哥華牧會後,曾在多間教會推行此讀經運動,屢有「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並得福蒙恩」的回應,牧者感恩之餘,乃於2006年至2008年用三年時間重寫成,從《創世記》第一章至《啟示錄》第廿二章三年讀畢《新舊約聖經》一次的靈修經課。整本《聖經》共有1189章,讓我們從今年起,立志逐章去讀,做到讀《聖經》、熟《聖經》、行《聖經》,倚靠上帝的話語,積極面對人生。

(一)創世記的萬物起始

全本《聖經》以「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向人類作宣告,以「上帝看著是好的」為祂所創造的每一樣作肯定,在混沌黑暗的宇宙中,以日夜、空氣、海地、植物、日月星辰、空中的、地上的生物及人,用六日一一創造安置妥當。在一切創造中,照上帝自己的形像和樣式造人最為獨特,啟示出人是上帝造的,不是進化而來的;也說明了,無分男女都是祂的傑作,並沒有不男不女的性別,又使這兩個互為補充的個體,完成上帝對人類「生養眾多,治理全地」的心意。至於食物方面,天父老早就對我們吩咐:菜蔬和水果是首選的營養來源,此養生之道至今不變。(創世記第一章神的創造)

本卷第一章對上帝的創造作提綱挈領的記載,第二章則詳細敘述神如何造人,因為人在祂的心中最為寶貴。上帝用祂的話造天地萬物,卻用雙手以塵土造人、造動物,但只向人鼻孔吹入靈氣,是故人類有魂有體且有「萬物之靈」的靈。其後上帝不但在伊甸園為人設立安居之所,且以「這人獨居不好」之心腸為亞當造配偶,夫婦二人乃成為一體互為骨肉,上帝親手設立此一男一女神聖「婚姻之禮」,實不容任何謬論、制度、法律所侵犯。第七日(主耶穌復活日起稱「日的頭一日」太28:1),上帝歇了祂創造之工,但祂仍維持對天地萬物管理之工,停工之日,也成為我們今日當守的「聖日」(主日)。(創世記第二章人的來源)


人類的犯罪,唯一的原因是不順服上帝,祂並不是以「你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2:17)來使人屈就,而是祂知道:人類若不照祂的話語過日後的生活必定失卻人生方向,今日世界一片混亂正是「各人任意而行」的惡果。人類通不過這個測試而干犯上帝惟有躲避祂的面,天父卻親自尋找原本是祂所寶貴如今卻自形慚穢的人,並替人類靈命得拯救宣佈祂的心意(15節)。在伊甸園安設天使(基路啪,3章24節)把守生命樹是防範人類吃了那果子後犯罪的生命從此永遠活著,永不翻身。其後,《舊約》所預言、《新約》所成就的,就是我們賴以得回寶貴生命的主耶穌和祂的救恩。(創世記第三章始祖犯罪)

人類犯罪的動機,其中之一是嫉妒,我們自己行得好必蒙上帝悅納,若行差踏錯就讓罪惡有機可乘(7節),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所以不要輕看「順服上帝」的屬靈情操。該隱犯罪後,天父仍舊保護他(15節),可惜的是,雖然該隱的後代各有所長(16-22節),卻仍以自我為中心,到了拉麥一代,更顯出他的狂妄(23-24節),直至亞當之孫、塞特之子以挪士出世,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26節)。歷史告訴我們,人類違背上帝的情況正變本加厲,但在每一個關鍵時刻,上帝必興求起告耶和華的名的屬靈兒女,我們絕對不可向世界低頭(羅12:2),天父正使用我們。(創世記第四章亞伯被殺)

本章第2節提到我們被稱為「人」,記載人的公式是:先有名字和歲數,再記兒子的名字,以下是「就死了」,這正是告訴我們,自從人類犯罪之後,一生不論活了多久(洪水滅世前,人的壽命平均九百歲,洪水之後則由六百歲降至二百歲),最後都是同一結局。其中只有兩個人值得多記一筆:頭一個是以諾(22-24節),他的特點是過著正常的人生,生兒養女並與上帝同行,結果是未經死亡被天父接去。另一個是挪亞(29節),被稱為上帝的兒子,又被指定為祂們(「我們」是指三位一體真神,Majesty Plural)「操作」和「勞苦」(指整個造方舟的事工),以致罪惡被對付使耶和華神得安慰。(創世記第五章亞當後代)

「人」越多,罪惡就越多,連那些倚靠上帝的人(神的兒子們)也去挑選外表誘人的屬世女子(人的女子)為配偶,因此,耶和華神的靈就不住在人裡面(比較創2:7),從那時起,人就走自己的路,第4節的「偉人」「英武有名」都是代表以自我為中心、不謙卑、不順服上帝、屬肉體的人類。天父在此時刻就揀選了挪亞一家成為祂施恩典憐憫的對象,也藉此展示祂不滅絕人類的大愛。自此之後,上帝不斷在人類犯罪的歷史進程中,揀選屬祂的人,為要使我們在彎曲悖謬的世界中作鹽作光,並將耶和華神的慈愛向世人宣告,藉著我們的見証,使萬民因祂的慈愛憐憫得拯救。(創世記第六章義人挪亞)

耶和華對挪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全家得上帝眷顧的觀念一直在《聖經》中延續,也是祂向世人施行拯救的呼喚,到了新約時代更為明顯,例如:迦拿的大臣因兒子的病得醫治全家都信了主(約4:53),義大利營的百夫長哥尼流全家都信了主(徒10:2、47),獄卒全家都信了主(徒16:31-34),管會堂的基利司布全家都信了主(徒18:8),在在顯出慈愛的天父對信徒全家得救的心意。

在《新約》中有三處提及洪水滅世的應用:1.主耶穌以挪亞的日子與祂再來的情況相比(太24:37-39);2.使徒彼得以洪水作水禮的預表(彼前3:19-21);3.希伯來書作者則說明挪亞是靠著信心得救的好榜樣(來11:7)。(創世記第七章進入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