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伯利恆的聖光照耀人間

 

聖經說:"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馬太福音2:6)

12月25日,舉世歡騰的聖誕節臨近了!二千年前,主耶穌基督在伯利恆誕生了!祂的榮光普照人間。今天,世界各國歡慶耶穌基督誕生:在法國,人們大唱頌讚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在芬蘭,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聖誕使人心曠神怡,人們吃以火雞為主的聖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英國人和德國人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聖誕節假日外出旅遊;瑞士人會將四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裡,每周點一支,當點燃第四支後,聖誕節就到了; 在波蘭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家家戶戶都要裝飾聖誕樹,大街小巷都有聖誕樹上的裝飾品出賣。夜間十二時後,全家去教堂禮拜......

1979年10月,我們一家剛抵達阿得雷德(ADELAIDE)不久,就身臨其境參與了生平第一個澳洲聖誕逛歡節日。一切是如此陌生,如此歡樂,如此激動,如此令人驚訝不已!全城到處張燈結彩,燈壁輝煌,人們的高漲歡樂情緒,節日的歡慶氣氛,不亞於中華民族在春節期間的一派歡騰景象。

第一次見到澳大利亞人的聖誕節,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聖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夥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裡精心佈置的冬日雪景、挂滿雪花的聖誕樹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景象。晚上,人們帶著飲料到森林裡舉行"BARBECUE"野餐,在用石頭壘的露天灶中用枯樹枝生火、上面架一塊鐵板,把香腸、牛肉、鮮魚等放上去烤。吃飽喝足後,就跳起"迪斯可"或"袋鼠舞",一直歡樂到深夜才結束。

耶穌是哪一年誕生的呢?確實年份雖然已無從考察,聖經上也沒有記載,但大多數考古學家都認為應該是在劃分世紀的那一年(即西元前一年),只不過正確的出生日期無法確定。因此早期的基督教徒便以羅馬帝國時期的密司拉教派,在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太陽神誕辰的第一天定為聖誕節。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因聖靈的感孕而懷孕,在夢中天使加百列向她顯現,告訴她,她將要生下神的兒子,他的名字被稱為耶穌。就在與丈夫約瑟返回家鄉時,所有的旅店客滿,因此馬利亞被迫在馬槽內生下耶穌。

當時,遙遠的東方有三博士得到神的啟示,追隨天上的一顆明亮星星找到了耶穌,俯伏拜祂,"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馬太福音2:11)同時,"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至處榮耀歸於神,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路加福音2:13-14)

信徒過聖誕節的意義在於慶祝耶穌的誕生,因為祂是三位一體的真神,祂靈性道德完美,聖潔公義,祂的教訓閃耀著神的真理和虔誠的光輝,祂的聖潔是永恆的。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為的是真誠地憐憫、拯救失喪的人,並赦免我們的罪。我們讚美耶穌基督,因為耶穌降臨"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約翰福音12:47)神又說:"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28)

當我們舉國歡騰向神感恩之際,商人們卻乘機利用聖誕節推出各種五花八門,琳琅滿目,與耶穌基督無關的商品和活動,滿足自己發財致富的慾望。以下簡略說說與聖誕節有關的民俗及慶祝的活動:

一,聖誕老人
傳說: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送給三個貧窮的少女三袋金子,以幫助她們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挂在壁上的一長襪中,從此,將禮放在聖誕襪子的送禮方法傳遍全地。

二,聖誕樹的由來

據說大約在十六世紀,德國人最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後來,馬丁路德把蠟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後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恆的星光,如同二千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今日,人們已經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

三,平安夜的由來

耶穌誕生的那一晚,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
穌降生的好消息。"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10-11)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後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派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聖誕節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四,聖誕歌曲《平安夜》的由來

1818年聖誕節的前夕,村裡的牧師約瑟.梅爾望著教堂裡破舊的風琴而煩惱,因為幾個鍵盤都已經彈不出聲音來了,他不知該如何迎接即將來臨的聖誕節聚會。在全村人的歸途中,梅爾牧師經過村郊的小山坡時,他往上俯視幽靜的小村,村裡幾盞燈光點綴著幽暗的黑夜,在皚皚白雪地裡更顯得寂靜。眼前的世界使他重回耶穌在伯利恒誕生的那個夜晚,也是那般地祥和與寧靜,充滿著神聖與平安,此時突然靈光一閃,他急忙飛奔回家,把蘊藏在腦海中的詩景寫成了《平安夜》的歌詞。翌日早晨,梅爾牧師去找好友佛蘭茲.古魯伯,把詩交給他。古魯伯是一位琴師,當朗頌這首詩時,也產生仿佛置身於耶穌降生的夜晚一般,因此他興奮地立即做了一支曲子來配詞。他們兩人開始快樂地練唱,準備晚上聖誕聚會時可以表演。在平安夜的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小教堂裡,聚會中梅爾牧師高唱了這首新曲子。當晚雖然沒有風琴的伴奏,但是簡單美妙的詞句和柔和的旋律卻感動了所有在場的聽眾,而流傳至今。請聽: "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靜享天賜安眠,靜享天賜安眠。"多麼令人感動的歌聲。

在聖誕節期間,尚有很多的傳說,不勝枚舉,大多數均是商業上的噱頭而已。現在,一般的人把這莊嚴肅穆的聖誕節看成是一種大眾化的民俗活動,或者成為一個大家分享彼此對於家人、朋友、同學、同事、鄰居的愛與關懷的日子。對於基督徒來說,聖誕節更象徵著人們對於"聖靈所結的果子",即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感恩、良善、信實、溫柔以及節制的渴望。紀念聖誕節,就是要讓我們記住,耶穌基督的聖潔、完全、德行、順服,無一不是十分合乎上帝的心意。在這污濁敗壞的世界上,全世界一切悖逆的人類都犯了罪,都走迷了路,都惹了神的震怒,沒有一個是完全的,配得神的悅納;唯有神所立的基督是聖善的,自從基督降臨到世上來,在祂的生活、行為和言語中,已經把那全能全智,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人未曾看見、也不能看見的神完全表彰出來。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讓伯利恆基督的榮光,永遠照亮人們奔向天國之路。

(於阿得雷德,ADELA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