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電影因為這是一種舒適的享受,安坐下來一兩個小時,甚麼也不用做,實在是忙裡偷閑的最佳消遣。娛樂性豐富的,令人開懷大笑,身心舒暢;反映現實的題材也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而且,電影所傳達的訊息,比起長篇大論的說教更能發人深省,激發更大的迴響。
就以紅極一時的香港影星周星馳主演的電影為例,引申出的「無厘頭」笑料,幾乎所有的香港人無不知曉,「無厘頭文化」即成為灸手可熱的城中話題。在搞笑的電影背後,他要向觀眾表達的訊息和深層意義也成為電影從業員研究的對象。
楊文立牧師是一位熱愛電影藝術的發燒友,他不諱言他喜愛周星馳的電影,欣賞他那另類的表達方式,透過電影所描述的人物、故事,解讀現實人生百態,更以基督信仰作為回應,寫成了《星爺電影12啟示》,與讀者暢談電影、信仰與人生。
周星馳電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的題材大多以小人物的際遇作為骨幹,在生活壓力的窘迫下,顯得自憐與無奈,卻又在自己那狹小的空間裡,充滿期待與幻想。他以此鼓勵普羅大眾,不要絕望,反而要奮勇自強不息。就像《破壞之王》裡的何金銀,以送外賣為生,為人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卻常常被人欺負,他為要保護心儀的女孩,立志發憤圖強,學習全套武功,成為世界上最強的人。
其實,這也是每一個人的夢想,我們努力工作賺錢,不停自我增值,只不過為了經濟豐足、生活安定,好照顧年邁的雙親,保護一家大小生活無憂。這種最平凡不過的簡單生活,卻是人人都響往的理想境界。
說到底,沒有人願意成為真正的強者,因為高處不勝寒,真正的高手都是寂寞和孤單的。在《功夫》一片中,幾乎所有的高手都以隱世為最終目的。就像故事中的主角阿星,最後尋回至愛,開一間店鋪,過著普通平靜的日子,作為全劇的結局。
透過電影,讓觀眾明白:原來人生在世,不需要名成利就也可以得著滿足,不需要腰纏萬貫也可以衣食無憂,不需要美女相伴也可以恩愛幸福,不需要放洋留學也可以見聞廣闊。終日營營役役去尋覓的理想目標,早已存在於平凡的生活之中,因為上帝已經賜下了極其豐富的資源,讓人去享用,只在乎我們有沒有存著感恩知足的心,好好愛護身邊的家人、朋友;用心工作,不僅為賺取金錢,更是服事別人、貢獻社會。
電影所反映的現實往往能夠感染觀眾,賺人熱淚。劇中人身物際遇坎坷、生活艱難、挫折重重,的確讓人意志消沉、萎蘼不振,心中的一團火快要幻滅,就像《少林足球》裡的幾個同門師兄弟因現實迫人而放棄理想,終日鬱結難舒。可是,人生並非一味的無奈,影片中最令人振奮的訊息是:人生要有夢想。無論現實多麼殘酷,人生總是有希望的,只怕我們承受不住壓力與衝擊,過份自卑與自憐,不是別人看不起自己,而是自己看輕自己,太早放棄,不敢存有任何夢想。
山窮水盡之處,上帝總是給人帶來無限希望。因為每個人在上帝眼中都如珍寶一樣尊貴。聖經裡同樣記載著許許多多令人鼓舞的故事,就像命途淒苦的路得、多災多難的約瑟、懷才不遇的保羅,他們都經歷了人生的困境,然而上帝親自帶領他們一一走過,不但扭轉了他們個人的命運,化悲苦為歡愉,更被上帝使用,成就歷史上重要的轉捩時刻。
上帝的確是一位化腐朽為神奇的上帝,在祂的豐盛裡,人生實在有無限可能,即使現實多變、人生多苦難,祂的關懷與看顧從來沒有離開過。祂賦與每個人不同的才幹,就是要讓每個人在艱難的時刻仍然可以發放獨特的光芒,面對挑戰,而且照亮周遭黑暗而冷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