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發音】 |
聖誕節的重點是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降生,是人類歷史的分水嶺,是創造主給人類最大的禮物。所以以賽亞書說: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祂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祂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祂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9:6-7)
古代的以色列婦人很注重會生孩子,沒有生孩子當做是一個羞辱。所以路加福音,撒加利亞的妻子有這個話:
「這些日子以後,他的妻子以利沙伯懷了孕,就隱藏了五個月,說,主在眷顧我的日子,這樣看待我,要把我在人間的羞恥除掉。」(1:24-25)
今天多少人還是對結了婚之後,有沒有生孩子看得十分的重要。特別是傳統的華人老人家們,這種「無後為大」的心態,有些時候甚至於到不擇手段的地步。我曾經聽見在國內,竟然有父母親們鼓勵自己的兒子,跟多個女孩子發生婚前的性關係,特別是看看會不會懷孕。不懷孕,就把她甩了。懷了孕更好,還可以生多一個!這種為老不尊,道德淪亡的變態心理,是末世的一個寫照。
應許的兒子
聖經很強調兒女需要是神所賜的。「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篇127:3)
神所應許的兒子自然帶著神的祝福,也帶著神所給他的使命。生下來之後,父母親只需要按著神的教訓養育他,孩子漸漸長大,神自然保護供應開路,正是水到渠成。雖然有些時候,為了要神的旨意成就,父母親需要負上一點的代價;就如馬利亞從神所得到的預告:「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加福音2:34)但是也是甘心情願的,做在主身上。並沒有後悔也沒有痛苦。我們的小兒子生下來就是有這樣的見證。
亞伯拉罕就是這樣例子的榜樣。當耶和華神應許賜給他迦南地的時候,神講明:「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 (創世記13:15-16)
這句話,在當時候的亞伯蘭,並不簡單。他連一個孩子都還沒有,那裡談得上有無數的後裔?所以他對神的回答是十分合理的。雖然神肯定有應許他一個兒子。但是亞伯拉罕的第一個反應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像他的歲數是無可能生孩子的。所以認為承繼他產業的就是他的僕人。但是耶和華立刻更正他:
「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創世記15:4)
這回亞伯蘭的反應就完全合神心意啦。「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世記15:6)
自然這句話成了千古的名言,也叫亞伯蘭成為信心之父。神對人的要求其實十分的簡單,那就是:相信神的話。這一件事,對我們來說,不知道為甚麼那麼困難?
不是應許的兒子
強求來的孩子,可以成為一輩子的痛苦。今天有多少人雖然沒有像上面引言所提的例子那麼極端,但是也常常千方百計地,不計較代價要求得孩子。甚至於借精子,借卵子,借子宮等等的方法。這種接近於在婚姻之外生孩子的方法,不單違反了聖經的原則,也常常帶來了家庭的破裂和對孩子的傷害。
接著下去是撒萊不能夠等。原來一個人要信靠神,他的一家人需要跟他同心。最起碼的自然是他的配偶啦。像亞伯蘭和撒萊這樣的老夫老妻,那裡會不彼此關懷,替對方著想?
「撒萊對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他得孩子。〔得孩子原文作被建立〕亞伯蘭聽從了撒萊的話。」(創世記16:2)
我們可以見到,撒萊完全是為著亞伯蘭著想。這麼多年的老伴,她竟然肯做出這麼大的犧牲,叫他跟另外一個女人發生性關係。這個女人還是侍奉自己多年的心腹使女,為的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來信心之父也有軟弱的時刻,他聽從了撒萊的話。
不過這裡如果要強辯的話,也可以講得通。第一,神是說:「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雖然不是從撒萊生的,但是也是從亞伯蘭生的呀。第二,根據古代巴比倫的法律,如果主母不能夠生育,主母確實可以透過她的使女為她生孩子。這在當時的社會裡面是十分合理的,沒有什麼不合體統。看起來真正是合情又合理,又好像沒有違反神的應許。而且聖經說,這個使女的孩子生下來的時候,亞伯蘭也已經八十六歲了。從人看來,這也是一個不簡單的奇蹟,美其名曰,是幫助神的應許實現。這是多少人常說的話!
問題是,神的應許並不需要我們來動手動腳,畫蛇添足。我們的自作聰明,結果只有帶來自己的麻煩和痛苦。簡簡單單地相信神的話,耐性等候祂,可以叫我們省了不少的問題,免去一些白受的痛苦。亞伯蘭聽從了撒萊這個方法,立刻帶來了主僕關係的破壞,夫妻關係的破壞,一個無辜的孩子要經歷無父的童年,家庭裡面孩子們的妒忌紛爭,甚至於後代子子孫孫的爭執。手足成冤家,兄弟成世仇,真是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