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的預防針】約伯記(11) -- 與三個朋友激烈辯論

 

編者按:本文曾在台灣《基督教論壇報》連載過,近日經作者重新整理,在此刊出,供各位願對《約伯記》作深入研讀的弟兄姊妹參考。本期接續上期所刊部份。

約伯記二章11節─卅七章24節

在約伯咒詛自己生辰之後,接著,三個朋友原本試著想安慰他,但後來他們卻對約伯遭遇災禍的原因加以猜測。三個人輪流發言質疑約伯的行為,最後,居然認為約伯是罪有應得,甚至於信口捏造他犯罪的事實,例如﹕欺壓貧寒﹑孤寡,無視於他人困苦饑渴,要他悔悟除罪(參十三章4節﹔廿二章4-11節)。

這令約伯極為激動﹑浮躁﹑委屈﹑痛苦,因為他實在無罪可認,並且三個朋友所講的善惡報應道理,約伯也都知道,並且他講得比他們還詳細(參十章7節﹔十二章4節﹔十三章1-2節),他甚至也開始要懷疑神的公平了(參九章13-24節﹔十章1-7節)。

成敗論英雄

他們一概認為﹕遭災難必定是作惡的結果,遭大災難更必定是多行不義的報應,這是約伯堅決反對﹑無法接受的。他們對於約伯遭災原因的辯論,與約伯的申辯,是完全沒有交集﹗

他知道在遭災之前所享有的福樂,都是神與他同在的明證(廿九章1-25節)。但卻莫名其妙地,遭受這一切的無妄之災﹗約伯的遭遇,是他們從來所不知道的原因。這三個朋友並不了解約伯的冤屈,卻用自己先入為主的想法和了解,妄加解釋﹔他們的想法非常的封閉,這害得約伯痛苦不已﹗如果,用中國人的話說,這三個朋友是在「以成敗論英雄」。

這三個朋友所持守的信仰觀點,基本上是這樣子的﹕「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廿二章21節)亦即是﹕你約伯所以受到災禍,必然是你不敬畏神,做了壞事所得到的報應。這種觀點不是完全錯誤,舊約許多地方都有這樣的教導,如詩篇第一篇就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詩篇一章2-4節﹚,箴言也有很多類似的經文。

創世記裡面告訴我們,人類的第二代,就有骨肉相殘的事情─哥哥親手打死弟弟,而弟弟亞伯便是一位很有信心﹑敬畏神的義人。

死後有審判

現代也有好些人相信「成功神學」。他們說,只要信耶穌就會得到身體健康﹑事業發達﹑繁榮﹑富貴﹔這真像是「粉飾太平」,是違反聖經教導的。約伯記本身就在提出這樣一個相反的證據﹕「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義人,卻遭大災禍﹑受大苦難。

耶穌自己,是神的獨生兒子,是沒有罪的,卻為我們罪人的緣故受苦﹑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為的是要拯救我們進入神的國度。耶穌要我們跟隨祂,也必會有苦難﹔像保羅﹑像十二個使徒,像初代的教會,像一些國家的教會與信徒,過去﹑現在所受到的逼迫﹑苦難。

雖然,我們今天在北美﹑台灣﹑香港,還沒有受到信仰上的逼迫苦難,但是我們都先要有面對逼迫的心裡準備,因為這是聖經的教導。如果我們活著的時候,沒有受到逼迫,感謝主﹔受到逼迫﹑苦難,更仍要感謝主(參使徒行傳五章12-41節)﹗除了信仰上的逼迫之外,我們也要面對個人生命﹑生活中的苦難和艱難。

我們須從永生的角度來看報應,來看神獎賞善良義人﹑刑罰惡人這件事。神學家奧古斯丁有這樣的看法,他認為﹕「今生不可能有完全的報應,有的話,就不需要有最後的審判﹔但今生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報應,沒有的話,會使人活不下去。」因為,如果完全沒有報應的話,惡人就可以把黑白完全顛倒過來,沒有法理可言,誰還活得下去﹖

主賜真平安

當然,耶穌已經代替我們信靠神的人,承受了犯罪應該承當的﹑最嚴厲的死亡的代價,但是還是有神最後的審判這件事,這件事要在將來發生。人類肉體的死亡本身,就是對所有世人的基本報應,「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羅馬書三章23節)。

真正信靠耶穌的人,因為接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贖罪替死,在最後審判時,就免除了第二次的死亡─永死。啟示錄廿章告訴我們,那時候,包括撒但﹑牠的爪牙﹑名字沒有記載在主耶穌生命冊上的人,都要被丟在硫磺火湖裡,永遠受苦。之後,詩篇第一篇所講的義人﹑惡人的分別就要完全實現了。

對基督徒來說,在世上有苦難不足為奇,重要的是,主耶穌在聖經裡已經應許我們﹕在這世界上我們有苦難,但是在耶穌基督裡有神所賜的平安﹑保守(參約翰福音十四章27節﹔十六章33節)。

這是主所給我們在今生美好﹑寶貴的應許,因為神在這世界上與我們同在,保守著我們,賜我們心靈裡的真平安﹑真喜樂,更有永遠與神同在﹑永生福樂的盼望﹗(待續)

(作者現為自由傳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