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經裡,神直接論及 "驕傲" 和 "謙卑" 的就有 100 多處,再加上論及 "順服"、"悖逆"、"自高"、"自卑"、"虛己"、"强項" 等近義詞,那就更多了。
例如: 《雅各書》4章6節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箴言》18章12節:"敗壞以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主耶穌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太11:29)。
神為什麼如此看重關於"驕傲"和"謙卑"的事呢?
我們來看神的律法 "十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 (《出埃及記》20章3至17節)在"十誡"裡面,並沒有"驕傲"這宗罪。但我們要細細想想:驕傲的人,目空一切,妄自尊大;驕傲的人,天下老子第一,心裡只有自己;驕傲的人,聽不進不同的聲音,剛愎自用...。這樣我們就清楚了,驕傲的人,實際上犯了拜偶像的罪—這偶像就是他自己,他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背離了神!誰會犯這個罪呢?
弟兄姐妹們要警醒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這個罪。前些天,一個姐妹打電話給我,說:"David啊,看到你發表在《真理報》上的文章了。寫得真好!""感謝神!都是神的引領、神的光照!"我回答說。真的非常開心,覺得是光耀神的一件美事。
但接下來,就有點不對勁了。自己在想:別的教會的姐妹都看到我的文章了,那我自己教會的弟兄姐妹也一定看到了,主日大家在一起,一定又有好多誇讚的話了。想到這裡,心裡就越發高興了。沒想到,教會除了師母私下提了一下之外,竟無一人再提起,心裡大為失落。看著那厚厚的一叠《真理報》無人問津,心裡越想越多:真是墻裡開花墻外香啊!我們教會的弟兄姐妹們怎麼都不注重靈修啊?等等,總之怪罪別人,沒有注意到自己就對了。
我站在那裡,突然想到了主耶穌,一下子驚醒了:我這是幹什麼?為主耶穌做了一點點事情,就覺得了不起了?就渴望著贏得世人的掌聲和歡呼聲?這不就是驕傲嗎?太可怕了,在我只想自己的時候,真的就把主耶穌放到了腦後!
只不過是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就能讓我驕傲起來。如果我有像牧師那樣的成就:服侍主 40 多年;醫病趕鬼 100 多次,沒有一次失手;在新的地區開闢教會,引領 100 多人受洗歸主等等,那我還不整天把自己的功勞挂在嘴上,驕傲得飄在半空中了?如果我像使徒保羅那樣,橫跨歐亞傳福音,常有大神跡伴隨著,福音傳至羅馬皇帝,還不驕傲得飛上天了?驚醒啊,弟兄姐妹們,真的要時刻想著主耶穌,想著主耶穌謙卑的樣式,不要驕傲。
有個周六晚上,我們詩班練唱時,小 Kitty 作見證,她說:"陳長老就是主耶穌。"陳長老有主的恩膏,醫病趕鬼,按手醫治,確有大能。但從一個小孩子嘴裡說出這樣的話,心裡還是覺得有點不安。我們在唱"世上無一人能够與你相比",而這裡小朋友說:"陳長老就是主耶穌。"如果我們有意或無意之中,成了別人的偶像,取代了主耶穌,這都是大罪,絆倒人的大罪啊。
令我心安的是,陳長老畢竟是主耶穌忠實的僕人,他能分辨是非。小Kitty在第二天主日的見證,就沒再說這樣的話。主給我們每個人的恩賜各不相同,我們只要照著主的恩賜,盡心盡意地為主做工,主是一樣的歡喜。我們主是鑒察人心的主,只要你有願做的心,祂不在意你為祂做的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或是默默無聞的小事。所以,我們有大能力的、年長的、職位高的,也不要以為自己了不起,驕傲起來;我們根基淺的、年輕的,更要有火熱的心來侍奉主。
長詩《失樂園》的作者,約翰.彌爾頓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政治家、作家和詩人,也是主虔誠的僕人。他在40歲的時候,雙目漸漸失明,這使他痛苦萬分。他寫下了一首十四行詩尋求主的幫助。十四行詩一般上半部分是提出問題,下半部分是回答問題。在這首詩上半部分,他引用了聖經裡主耶穌關於三個僕人領了銀錢、為主人經營的典故。他說,主啊,你賜給我Talent(在聖經裡指金錢),也就是賜給我寫詩作文的才能,但你為什麼又讓我雙眼失明,這豈不是埋沒了我的才華?因為我看不見,怎麼為你做事呢?在下半部,他給出了答案:我們的主是萬能的主,祂跟前有數不盡的天使,祂豈會依靠你做事?是我們要靠著主做事,而不是主需要我們為祂做什麼!
是啊,我們的主無所不能,我們人所能做的再大的事,也沒有資格在主跟前誇耀!"人不要誇口說驕傲的話,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語。因耶和華是大有知識的神,人的行為被祂衡量。"(撒上2:3)
人更不可妄稱主的名,實質上是在自誇,榮耀自己的名。驕傲是一宗罪,如果由此而引人拜偶像,絆倒弟兄姐妹們,那罪就更大了!人要忘記自己曾為主做過什麼,多想想主為我們做過什麼,在主面前永遠謙卑、虛己,就像歌裡唱的,"我願意為主放下我自己。"
人畢竟是人,難免有意無意犯罪。神的僕人也會跌倒,《耶利米書》13章9節:"耶和華如此說,我照樣敗壞猶大的驕傲和耶路撒冷的大驕傲。"但只要時時警醒、反省、認罪、悔改,還是能討神的喜愛的。
大將軍乃曼,曾驕傲地拒絕去約旦河洗澡,但他放下身段,在主面前謙卑,主就醫治了他。"希西家卻沒有照他所蒙的恩報答耶和華。因他心裡驕傲,所以憤怒要臨到他和猶大並耶路撒冷。"(代下32:25)"但希西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覺得心裡驕傲,就一同自卑,以致耶和華的憤怒在希西家的日子沒有臨到他們。"(代下32:26)
使徒保羅堪稱我們的一面鏡子。他為主做了那麼多驚天動地的事,但他時刻警醒,不驕傲,順服神。他一直在神的面前認罪悔改,稱自己不但是罪人,而且是罪魁!我們的主是公義的,也是憐憫的。祂容不得罪犯,但是人只要認罪悔改,主還是依然愛他們,把恩典賜給他們。
在《馬可福音》7章22節,主耶穌列出了人不可犯的罪過:惡念、苟合、偷盜、凶殺、奸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毁謗、驕傲、狂妄。驕傲位列其中。"耶和華必拆毀驕傲人的家,卻要立定寡婦的地界。"(箴15:25)
警醒啊,弟兄姐妹們,我們都當在主面前低頭反省,我們有沒有驕傲?我們是不是很驕傲,還要為自己找藉口狡辯,內心僵冷,脖子梗直?就像掃羅王那樣,明明是他驕傲,沒把耶和華的話放在心裡,當撒母耳傳達神的怪罪時,他還狡辯是為了給神獻祭。正如撒母耳所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油脂。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王。"(撒上15:22-23)
當我們個人、家庭、教會遭遇困難時,正是我們要帶著誠實和心靈,來到主的寶座前,反省、認罪、悔改的時候!我們知道,羊是喜歡從眾群居的。如果偶爾一隻羊離了群,可能是這只羊的問題;如果1只、2只、3只、4只、5只......不斷有羊離群,而且這些羊並沒有迷失,而是加入了別的羊群,那麼問題就可能出在羊群和牧羊的雇工身上。
附近一家教會人越來越少,我們確信是這家教會背離神,接受同性戀。那麼我們教會人越來越少,又是什麼原因呢?我們每天都迫切禱告,懇求主耶穌來復興教會,但我們沒有看到改善的跡象。是我們的禱告未蒙垂聽嗎?不是,而是主在等待我們,如同當年等待尼尼微城全城認罪悔改一樣,主等著我們每個人、所有人的認罪悔改:
我們是否拔掉自己眼睛裡的樑木,看別人都比我們自己强?我們是否仍像法利賽人一樣,只審判別人,給別人定罪,而不鑒察自己?我們是否還在攻擊別人、攻擊別的傳道人、攻擊別的教會,而主耶穌說,只要他們不阻擋我們,就是在幫我們?我們是否真正有harmony,教會內部無休止的紛爭和殘酷的惡鬥,早已經絆倒了大批的弟兄姐妹和慕道友,而我們還不知不覺?我們是否真的以寬容之心對人,恕別人的罪,如同主恕了我們的罪?
如果我們不能自己省察自己,認自己的罪,那必定是因為干犯了"驕傲"的罪了。驕傲,不順服神,這是萬罪之源!"你們當聽,當側耳而聽。不要驕傲,因為耶和華已經說了。"(耶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