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都知道,在舊約中神要求猶太人在其曆法中守各種節日,那麼這些節日與我們新約時代的基督徒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僅從主耶穌第一次到來看其中的三個節日,即逾越節、初熟節和五旬節,就不難發現這三個節日因著基督第一次到來而應驗了其屬靈含義,對於我們新約時代的基督徒理解新舊約的聯繫和一致性有重要的意義。
(一)逾越節:
即猶太曆一月十四日(相當於西曆三月),於當日"黃昏"時(約下午三點左右),每家要宰殺逾越節的羊羔(《出埃及記》12:1-6);而在新約中主耶穌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死,親自應驗了祂為我們作替罪羔羊的預言。新約中馬可、馬太、路加三福音書都記載主耶穌受難、死於十字架上的時間,恰好是猶太計時制的"申初",即下午三點左右。(馬可15:34;馬太27:46;路加23:44-45)
(二)初熟節:
即猶太曆一月十六日,逾越節後第三天,猶太人獻初熟的祭(《利未記》23:9-14);新約中主耶穌以自己死後第三天的復活,親自應驗了祂要為我們的罪死,但要在第三天復活,作為新約神子民中第一個復活的人-新人類初熟的果子,獻給神的預言。(馬可16:9;馬太28:1-10;路加24:1-12;約翰20:1-18)所以,保羅說"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但各人是按著自己的次序復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後,在祂來的時候,是那些屬基督的。"(《歌林多林前》15:20-23)
(三)五旬節:
即猶太曆三月六日,逾越節後第五十天(七個七天加一天,相當於西曆五至六月間(《利未記》23:15)。舊約記載的第一個五旬節當天,律法降臨於西奈山,以色列人造金牛犢敬拜偶像,三千被殺死;新約主耶穌復活後的第一個五旬節,彼得第一次講道,第一次聖靈降臨,三千人得重生。(《使徒行傳》2:1-3,41)
那麼,舊約中第一個五旬節是如何計算的呢?首先要確定其開始時間-這裡特指以色列人出埃及兩個月後的第一日,相當於第一個逾越節以猶太月為周期的第三個紀念日(《出埃及記》19:1),從這天起百姓自潔,第三日上帝在西奈山降臨(《出埃及記》19:10-11),然後摩西上山在雲中七天(《出埃及記》24:15-17),這之後摩西又與神在雲中共處四十天(24:18),直到第五十天,神命摩西下山-殺拜偶像者(《出埃及記》32:7,25-28)。所以,從第一日百姓自潔開始,到摩西下山殺死三千拜偶像者共計五十天(3天+7天+40=50天),即第一次逾越節後的第三個月紀念日開始後的第五十天-即第一個五旬節。
綜上所述,主耶穌的第一次到來,都準確地應驗在舊約上神給祂的子民所設定的節日中,由此我們不但看出新舊約完整的連續性,也看出了神自己在啟示自己的過程中的一致性。新舊約是神完整的、連續的啟示,任何對新舊約分割的理解,片面的教導,都是錯誤的。
最後,我們不難想到,神第一次道成肉身來到人間,祂的死和復活,以及聖靈的降臨,都準確地應驗在神為祂的舊約選民所規定的節日中,那麼,主耶穌的第二次到來會不會也與猶太人的節日如吹角節、贖罪日、住棚節等(相當於西曆九或十月)有關聯呢?無人知道,但我們應以敬畏的心看待神親自為為其舊約選民所設定的節日。
"主耶穌啊,我願你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