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提後2:15)
願意克服靈裡懈怠的基督徒會問:靈修就是讀經禱告嗎?聖經既看不懂又乏味,禱告總重複幾句話,難持守!不靈修,裡面又受責備,久了便麻木了。
其實,靈修並非僅局限於讀經禱告,還可默想、唱讚美詩、閱讀屬靈書籍等,不同時期可適當選擇,但讀經與禱告是基本的。因禱告就是與天父溝通(並非僅僅對神說),讀經就是聽神說。試想:與家人相處時若一整天都不說話、不願溝通,這正常嗎?
不過讀經與禱告時間的長短、何時最佳可具體把握。若有晨更最好,將靈修看作每天第一重要的事,一整天都不會忙而錯亂,裡面也不會昏沉,因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撒上2:30)
因為裡面有聖靈幫助,做事會事半功倍,我們全家常有此感受,並且無論多忙,我們是不會忽略晨更的。若能養成禱告著做事的習慣,裡面便不會中斷與神的連接。若無條件晨更,最好每天有固定的靈修時間,否則就明日復明日、最終夭折了。
讀經前最好有默禱,求主憐憫、開心眼。可分泛讀與精讀:泛讀既快讀整卷,以明瞭整體及重點,如看整棵樹;而精讀則如細看樹葉,帶著禱告的心慢讀、細品味,伴隨神的開啟或感動,隨時有回應禱告,再細讀。
讀經伴隨禱告,會越發蒙神光照,不僅能得安慰、勸勉、應許,更能受警誡、提醒及生活引導,且能日益看清自己、週圍、社會及神在人身上的心意,也會常帶出認罪悔改、願遵主旨的心。接下來可邊做事、邊默想。默想即帶著禱告的心默默地思想所讀經文,求神使我明白所領受的有何實際生活意義、及當如何在主的心意裡盡職,並有靠主改變自己的心志,若是蒙了光照,隨即有相應的默禱便是與神有合宜的溝通;帶著謙卑的心禱告、默想,天父會藉著聖經對我們的心說話的!但僅追求耳朵的聽覺卻很危險!
若警醒著讀些屬靈書,便如吃較軟的靈奶、較易吸收,有感觸時的回應默禱也能助人裡面復興。唱讚美詩則是另一種靈修。許多詩歌都是有豐富經歷的基督徒被聖靈感動、滿有能力的作品,若用心唱會即刻被充電,聖靈藉讚美詩既能賜人悔改、安慰、勉勵,又能加添人順從並跟隨主的力量,在生活中也有能力遵行神旨。我們在家談論時都共同感受到:詩歌是使人與神連接的點火器與助燃劑。我們若天天警醒而敬虔地唱、並有相應的禱告,與天父的關係便可隨時恢復更新。裡面對了,聖靈作提醒責備的工作也容易了,我們處理各種關係及生活問題也就簡單了。
總之靈修方式有多種,重要的是藉著靈修調整我們與神及與人關係,從而有力量對付自己的血氣,使自己在世生活能討主喜悅。而且,因著我們向人和神的隨時順服,天父也有機會將我們從裡面到外面來一個完全的整合,生命便能日益更新。否則僅有靈修習慣而不願改變自己也是徒然,這是我們全家多年來的切身體會。無論以怎樣的方式靈修都離不開禱告,我們的日常生活若時時伴隨禱告,禱告便不是索然無味的打空氣,撒旦便再無機會藉著人的軟弱鑽空子了。問題是:你我願意離棄如今的現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