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傳統聖詩,歌名是《主自己》,這首詩歌的作者宣信牧師是宣道會的創辦人。宣信在他十四歲時接受主,隨後蒙神呼召,十七歲時開始講道。在1874年的一個黑夜,宣信感到十分孤單和痛苦,他再次把自己毫無保留地完全奉獻,這首詩就是他在那時寫下的心聲。這次的經歷使他體會到什麼才是真正的事奉。請看看《主自己》其中兩節的歌詞吧:
前所要是福祉,今所要是主;前所要是感覺,今要主話語;
前所要是恩賜,今要賜恩主;前我尋求醫治,今要主自己。
前藉自己做工,今靠主工作;前我欲利用主,今讓主用我;
前欲得人稱讚,今求主歡喜;前為自己勞碌,今為主而活。
副歌:永遠高舉耶穌,讚美主不息,一切在耶穌裡,因祂是我一切。
這首詩歌帶出一個十分重要的提醒,就是神自己比萬事都來得寶貴;既然如此,得著了神自己,便別無所求,而真正是當體會到原來有神同在是何等滿足之際,我們便更加有心有力地奉獻一切。
在上兩期的文章跟大家分享到我在醫院所管理的病人膳食部正在大興土木,進行一個大規模,長達九個月的裝修和翻新工程,換掉整套製作和運送病人膳食的器材。因為我們不可因著工程而關門大吉,所以工程要分成多期進行,所以這陣子每天在工作上都遇到很多壓力和挑戰。由本年一月開始,工程更加進入白熱化,因為開始了裝修其中佔三千呎的洗碗地方,在未來數個月,所有的清潔和洗碗活動將轉型到一個三百呎的蚊型空間中以全人手處理。試想想,每餐六百名病人用膳後的盤碗,和所有用來製造和運送這些膳食的工具、用品、餐車等等,那實在不是小數目,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份能採用即棄產品......,這一切要在一個沒有空間,沒有器材但又要確保衛生,確保員工的工作安全的情況下處理,的確是一個十分頭痛的問題。
就是這樣,由一月初開始,我每天上班前都以一個沉重的心情向天父呈上一段冗長的祈求,求天父帶領這些那些,讓我們能順利地度過未來幾個月。然而,每一天的工作卻沒有因為我的禱告而變得順利,相反,每天的難處是接踵而來,簡直是屋漏兼逢連夜雨!我的信心鬥志和體力慢慢地消沉,心想難道神不想我能把難題迎刃而解嗎?難道神不想我能運用祂給我的恩賜才能而成功嗎?難道神不在我的缺乏中供應嗎?
在那一刻,我想起《主自己》這首詩歌,我反思到我著急神,還是著急祂會否為我帶來成功?我需要神,還是需要祂所給我的才能?就在那一刻,我明白到神藉著這個處境讓我體會到祂自己就是我所需要的。有時候我看重了工作本身,忽略了與神的關係,忘記了神自己比祂所賜的恩典來得更重要。各位讀者,盼望主自己就是你喜樂和滿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