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曾在台灣《基督教論壇報》連載過,近日經作者重新整理,在次重新刊出,供各位願對《約伯記》作深入研讀的弟兄姊妹參考。作者現在素里聖道堂牧會。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是有歷史典故的:在邊疆地區,有一位老翁,他有一匹馬。一天,這馬跑丟了;鄰里的人就來安慰他,他卻反問他們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氣呢?過了幾個月,了幾個月,那匹馬自己又跑回來了,不但如此,還帶回來一群野馬﹔老翁因禍得福,反而賺了一群野馬。鄰居又來了,是來道賀的﹔但是這老先生又說了,怎麼知道這不會是災禍呢﹖(老翁真是烏鴉嘴,怎麼不講一些吉利的話﹖)
塞翁失馬
果真有一天,他兒子騎馬的時候,摔斷了腿。這時候鄰里又來了,來悼慰。老先生又再反問他們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氣呢﹖沒多久,邊塞地區因為外族入侵,發生戰爭,附近地區的年輕壯丁,全部被徵召去打仗,十個有九個都死在戰場上﹔老先生的兒子因為腿跛了,所以免掉當兵的命運,能夠留在家裡,父子相依保命。
可見人生禍福無常。像這老翁,因禍可以得福,因福又得禍,最後又因禍得福...,沒完沒了。每個人都喜歡得福避禍,趨吉避凶,但是吉﹑凶﹑禍﹑福,往往不是能由我們隨心所欲,召喚驅使的。因而塞翁失馬的故事,中國人常在歷史文化中,用來教導人們不要將人生中的一些損失﹑災禍,看得太嚴重﹔要有豁達的人生觀。
看見掌權主
基督徒固然要有這種基本態度。但是,更應該要有超越的眼光與心胸氣度。因為人生的一切,對於我們來說,並非只是巧合﹑機緣﹑或無奈的禍福循環。
我們要看見,在一切事物的背後,神是至高的掌權者。我們所看到﹑追求的,不應只是今生的福氣,更要追求﹑認識掌管一切的神﹔是祂賞賜給我們今生的一切,和永生裡的福樂。
因此,在今生的福氣中固然要感謝﹑讚美神﹔在苦難中更是要如此﹗因為,苦難也是經過神的允許,為了造就祂的兒女,才臨到我們身上的。問題只在於我們自己﹕能不能從苦難之中,學會神所要我們學習的功課﹖
在人生當中,神使我們經過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優游於夏日的豔陽高照,一帆風順﹔享受秋高氣爽﹑豐收的喜悅﹔神也要我們經過寒風凜冽﹑冰天雪地的嚴冬。因為祂知道那對我們有益﹕苦難就像嚴冬,能鍛鍊我們的耐力﹑信心,使我們更倚靠神﹗
苦難是預防針
在台灣時,我非常喜歡看山裡的松樹。它們經過寒風﹑霜雪的洗禮,琢磨出淨潔曲折﹑蒼勁有力﹑生姿勃發的樹形,是一種詩意之美﹗是沒有任何其他樹木可以比擬的﹗它們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觀看那種樹,固然是一種極美的享受,也是一種心靈的提醒﹕提醒我們,要耐得住人生風暴﹑冰寒的衝激,才能展現生命迷人羨讚之美﹗
所以,基督徒不要因為受了苦難,就認為神不祝福我了,懷疑是不是神不喜歡我,不管我了,我才受苦﹖讀約伯記,就像一個提醒,也像先給我們打上預防針,當我們真遇上苦難時,就能夠有相當的抵抗力,不至於以為自己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沒有希望了。要知道,我們的救贖主耶穌基督永遠活著,現今就在天父的右邊,替我們祈求(參羅馬書八章34節)﹗我們就不至於毫無心裡準備,而驚慌失措。
洞悉撒但的詭計
約伯記基本上有三個明確的主題。苦難是約伯記的第一個主題,眾所皆知。約伯的苦難,不是因為犯罪引起的,反而是因為他的完美人格和神的賜福,引發撒但忌妒的控告而帶來的。
這一切的苦難,也都是在神的至高主權﹑試煉心意允許之下,才臨到約伯身上的。而在這苦難中間,約伯表現出來的信心﹑忍耐﹑盼望等,許許多多都是神要基督徒們學習的功課。至終,經歷過苦難之後,神又再重新賜給他一切失去的產業,及同樣數目的兒女﹔其中的產業,更是他原來的雙倍﹗
第二個主題是撒但的作為。過去我以為,約伯記所講撒但的作為,只是要告訴我們,約伯所受苦難的直接原因,是由於撒但的控告﹑加害所造成﹔經文當中,確實清楚顯示這樣的事實。
然而,剖析約伯記中撒但的作為,撒但惡毒﹑猙獰的面目,遠遠超出了我原先的理解。推敲經文的蛛絲馬跡,赫然發現撒但之目的,不只是要約伯受點苦而已,不是只要絆倒約伯而已,因為絆倒了仍然可以爬起來﹔撒但的目的,是要置約伯於永遠沈淪﹑滅亡之地。
從短短的前二章中也讓我同時看見,撒但對於全人類的邪惡陰謀,與對約伯者如出一轍,一覽無遺,令我極為震驚﹗(文中所引用聖經,出自和合本聖經﹔括弧附註之聖經經文章節,若未特別指明書卷,概指約伯記之章節。)(作者畢業於加拿大溫哥華維真神學院道學碩士﹑高雄衛理堂會友)